第六卷 第五十七章 明心见性(第1页)

起心动念是指个人的想法。个人为什么有想法。是因为个人本来就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是人就一定自觉不自觉的起心动念。具体的想法来源于人的感官对于自然界的反应。当然对于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反应不一样。这取决于你以前的因缘。修行的所有法门都是内观自己内心各种想法的生灭。生灭的背后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就是佛xìng。证悟这一过程就是明心见xìng。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佛道本为一家。不存在佛道谁高谁低的问题。如果觉得不一样,那是还没有真正领悟到佛,道之真谛。佛经的所有法门皆是观自在。

佛是通过观自在,证得不生不灭的本来面目。道也是通过向内观,在常无状态xià'tǐ验到内丹形成,以及sān'huā'jù'dǐng元神出窍的常有状态。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其妙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来面目。其徼就是在知道佛xìng的前提下的用。大体可以理解为,没有障碍,没有贪嗔痴的生活,或者某些神通。其实吃喝拉撒睡等等一切自在就是神通。

佛家传入中土,在数千年的发展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华文化元素,产生于中华大地的禅宗就是典型的道教版的佛教。佛道两家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并且在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上也有颇多相近和相似之处,如两家都注重缘分。讲究因果,承认轮回等等。但是毕竟佛道有别,佛家注重xìng空、了却、解脱,重xìng不重命,主要修的是来生,这一点是和讲究无为而无不为,注重xìng命双修、长生久视的道家有着明显的不同。

几位修佛多年的佛友学法修道,也许是习惯成自然的缘故。动则将修佛的理念和方法引入道法xiū'liàn中。有位佛友在修法打坐一旦状态不佳时,就在心里不住地默念佛号。显然,这是他修佛十几年以来树立起来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千错万错,念佛不错。他现在修的是道法,难道进道观拜三清,也口称“阿弥陀佛”吗?他修习的功力上升始终有限,导致家人反对,认为学了无用。最终放弃。还有几位修佛多年的佛友也都差不多,都是很善良的人,修道学法。情况类似。认真修了几年,难以突破,最后也放弃了,甚为可惜。

以佛修道,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

其一,体系不同。法门不同,方法不同,不可混同。佛道理念相近,方法各异,颇有几分“xìng相近。习相远”之意。中华道家传承发展数千年,博大精深。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