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管看起来好像有什么,其本质只有念头和觉知。如果修行,去理解念头,训练出觉知,生命将无困无惑可存。因而要认识生命,从念头和觉知两端下功夫吧。
“觉”的训练,最重要是的是为了观“念”
在日常我们对觉的训练当中,对呼吸保持觉知,对眨眼保持觉知、对行走坐卧的一切动作保持觉知---那仅仅是为了训练觉的能力,觉的品质。
我们训练出自己觉的能力觉的品质干什么?一方便这使我们是醒着的,是个清醒的人,不再“梦中人”;更重要的,它能把我们平常训练的觉的能力觉的品质---用在觉知或观照念头上,念起即觉,这使我们最终不会跟了念头而去,跟它生死流转,遭报受业。
觉的训练,最重要的是为了“观”念,观念最重要的是为了断掉念头的故事。最终是为了使我们能时刻处在“觉”上:成佛,是佛---完全醒来,不再在梦中跟随幻象流转变迁。
用你的觉知照见你的念头,用你的佛度你的众生。在修行之中,要非常注意用你的觉知观照你的念头,时刻不停的那样做。这就是用你的自性佛来度你的自性众生。
修行的要点是自度。心外没有佛,心外也没有众生,因此,一切修行的实质都是自度自己。如何自度?用你的觉知照见你的念头,以你的智慧把你的烦恼转化成菩提。
时刻用你的觉知照看着你的念头,就像母亲的心时刻照看着她的小孩一样,或像黑夜中拿着手电筒为孩子照路的父亲。这样做就是六祖慧能所说的“自性自度”的意旨,这样做就是佛陀所说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修行时刻不能离开觉知和念头,否则都是邪门外道盲修瞎炼。
把“觉知”贯穿修行的始终,时刻不忘观看念头。无论什么修行,只要修持“觉知”,修行就在正道之上;只要不忘观察“念头”,行走就没有选错对象。在修行之中。把“觉知”贯穿修行的始终,时刻注意观看念头,此是正道修行,是脱离无明,过上自由喜悦生活的最直接、最正确法门。
创造“觉”和“念”之间的间隙。用觉知观照念头,最终是为了创造一个“觉”和“念”之间的间隙。只有当觉和念头有一定“间隙”的时候,你才能够观照它,你才不会被它无明的拉着乱跑。
当有一天念头从觉知中脱落,突然间你找不到了念头,然后你看到了念头存在以外的心的存在---这是你“看见”自己本来面目的时刻。有人叫它开悟。有人叫它见性。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看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