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力灵示: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绝对一致,所以孩子看法与你的不同,没什么奇怪。因此,对于服饰,你可能喜欢修身的,而孩子却偏偏休闲的、随意的;对于发型,你喜欢大众化,孩子却喜欢标新立异;甚至于人际交往理念,你看重的可能是真诚,孩子更崇拜的可能是他的外表。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记住这一点,作为家长,要允许孩子与我们有所不同。
孩子一定会有一些地方比你更好,而你的优点长处,孩子不会全部拥有。(比如孩子可能比你更灵活,更热情、更直爽。但同时,你的执着,你的深思熟虑,也可能孩子不具备。毕竟孩子的另一半基因来自你的爱人,也毕竟环境的不同也会影响孩子。
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你自己独特的地方。你能接受孩子的不同之处,他才会接受你对他的看法。你对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学会如何对你,你的粗暴、强硬会让孩子对你不屑一顾,接下来你的任何说教都是孩子的耳旁风。一位家长为了惩罚孩子,把孩子关在储藏室三个小时,孩子像刘胡兰一样宁死不屈,始终没有低头。其实,学会把大人那些挖苦讽刺的话当耳旁风对孩子是好事,起码保证了孩子不会受伤害。和你一样认为自己确实不好的孩子很容易走极端,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情,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一样的结果。所以你的经验是孩子的参考,但并不一定保证是正确或可行的法则。你早年早年考大学可能靠得是起早贪黑,而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意却可能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注意力不集中根本不是下苦功熬时间能解决的事,得对症下药。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改变自己,孩子才会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改变。有些家长口口声声喊,我怎样才能让孩子变好;同时,也有一些家长开始反思:我该怎么做,才是合格的家长。
一个人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学”到了才更重要。因此,“教”孩子重要,使孩子学到更重要。(有一位四岁男孩的妈妈很苦恼,因为外表强壮的儿子很懦弱。和小朋友一起玩。自己的玩具被抢走,不敢要回来;被别的小朋友打了更是不敢还手。应该接受指导的是这位妈妈,当儿子的玩具被抢走后,带着儿子一起走到小朋友面前,说:“这是我的,还给我。”让妈妈带着,是给儿子壮胆;孩子想要回来,可能不知道怎么做,所以,由妈妈示范。妈妈说一句,儿子学一句。一次不行,两次;好好说不管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