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灵开始投入商界的第一步,先行了悟踏入商界纳财的二个定律和三个原则,二个定律:一是间接定律,二是布施定律,上一章节已为大家介绍过了,本章为大家介绍纳财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要做生意就要成功,就得赚钱。在中国、美国及其他东西方国家里普遍存在着一个观念,认为一个追求精神生活的人总好像不应该赚钱,不应该富有。
其实在佛教教义里,钱本身并没有罪过。何况拥有较多资源的人要比没有的人更能多行善事。问题是,我们是用什么方式赚钱,我们了解不了解钱从何而来、如何能叫它源源不断,以及我们是否以健康的态度去面对它。
整件事的症结在于,要用干净诚实的方法赚钱;要清楚了解钱的源头才能取之不尽;以及要用健康的态度来看待拥有金钱的这项事实。只要能做到这些要求,赚钱和修行这两件事情绝对不冲突。事实上,它也可能变成修行的一部分。
第二个原则是,我们应该能够享用金钱。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学会如何能一边赚钱,一边还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创造财富的过程不应该让我们身心俱疲,以致无法享用财富。一个为了做生意而忽视自己身体健康的商人,完全失去了经商原有的目的。
第三个原则是,一个人应该能在最后回顾自己的事业时,告诉自己这些年来的经营是有意义的。每个事业就好像每个人生,一定都会有个尽头。
在我们事业里最重要的时刻,也就是当我们最后回顾既有的成就时,我们应当能从经营事业与经营自己的方法中,看到一些永恒的意义,为我们的世界留下一些好榜样。
总之,无论是商业活动、古老的佛教智能、甚至是人类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充裕自己的生命,达到自我内在与外在的丰盈。要能享受这份丰盈。就要能经常保持高度的身心健康才行。除此之外,我们更要时刻设法扩大这份丰盈的意义。任何人,不论背景、信仰,都能学会并应用它所启发的道理。
梦灵在小富即安状态时,就是一个乐善好施之人,她不好意思从别人手里拿钱,或开口提钱,但对于朝外出钱却是毫不含糊的。她手机中下载了腾讯公益慈善软件,每周都会或多或少地参加一些为孤寡老人,失学儿童。残障儿童等等送温暖活动。有一次在p市本地论坛中看到一位患白血病的儿童的照片及联系方式。即刻把自己农行卡里的钱汇了过去。还怕人家找上门来感谢。
到底要做哪方面的生意呢,这倒是让梦灵颇为费心的一个问题,要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