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灵在亲子教育宣讲会上曾就中国的幼儿教育作了一次演讲,主旨内容是说中国有很多家长为了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最小从两岁起就开始上幼儿园了,幼儿园要上四年,然后小学再上六年,中学读三年,高中读三年,读了这么多年书却用之甚少。过早接受教育和过度学习的结果是很多孩子厌学情绪严重。
而在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徳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占总数的一半。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1、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所有年龄的都混在一起
2、德国学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
3、英语3年级才开始学习
4、小学4年级毕业,根据老师推荐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者上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上大学的比例还没中国高,
5、没有本科生(后来根据欧盟要求更改了一些),要么就读到研究生,
6、重视实践课程,抽象的数学学习进度至少比中国晚2年
7、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所谓"输在起跑线上"是伪命题,提早读的都是没用的,最多给家长们乐乐,炫耀一下,显得自己孩子比人家能会外语了、会背古诗了等等,没用!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
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
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尽管如此,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翻开联邦德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