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静涵和文成谈过以后,文成觉得眼前的路似乎开阔了很多,他跟志明也说了静涵的话,志明的触动更大。志明思索了几日之后,跟静涵也谈了好久。他本来是一名大夫,因为一些大宅门里面的倾轧成了牺牲品,不能继续在县城行医,而跑到山上来种地看参。虽说这日子过得还可以,但是学非所用,终究是抑郁不得志。这下听了静涵的话,倒是为他打开了一扇大门。是啊,即便不行医,他还可以经营药材,炮制药材啊。这些都是他最拿手的,何不另辟蹊径,干出点自己的事业呢?这种参种地,终究不是他的强项。
从那以后,志明的心思倒是安定了许多。每天除了地里的活,剩下的时间,就带着文成一起去挖药材。然后找了一些地方,再把药材栽上,用来观察药物的习性,以便于日后的大规模种植。
静涵虽然也有心学医,可是她要忙的事情太多了,终究不如文成,一心扑在这上头。所以静涵也就放下了学医的心思,一心的弄起蚕茧来。这蚕茧大概需要加温四十多天,才能够破茧成蛾,然后产卵。
静涵从三月初十开始把蚕茧放倒屋里加温,一直到了四月二十之后,这蚕茧终于有了动静。这天早晨,静涵刚进屋子,就看到屋子里有三三两两的蚕蛾,这可把静涵高兴坏了。赶紧的叫来文成和志新他们,帮着把蚕蛾挑出病蛾,再分出雌雄来。这个倒是也不难判断,雌蛾一般体型略大,比雄蛾要大一些的。
蚕茧里陆陆续续的有蚕蛾破茧而出,这东西飞行的能力极差,所以捕捉很容易。大家小心的把蚕蛾放倒了早就预备好的筐里,雌雄比例当然是一比一了,这样雌雄交配之后,才能产卵。
静涵去年大概弄了能有一千来个蚕茧,而真正破茧而出的,大概也就是八九百只,剩下的就没动静了。这些蚕蛾里,雄的要多一些,所以最后抱对成功的,也只有三百来对。等到下午的时候,大家开始给蚕蛾拆对,把雌蛾单独放到了一个筐里,以便于雌蛾产卵。这个筐是特别准备的,用以编筐的枝条,并没有扒掉皮,而是留着好让卵产在上面。另外筐的外面,糊上了一层最厚的纸,这样等蚁蚕孵出来就不会爬丢了。
到了晚上,雌蛾基本上已经产卵完毕,还要把产完卵的雌蛾都从筐里拿出来,然后把筐重新盖好,在屋子里继续加温,孵化蚁蚕。这个温度和湿度都要保证,静涵就住到了这间屋子里,时时看护着屋里的温度,不时的在地上洒些水,以保持屋内的湿度。
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了十来天,筐里面的蚕卵终于变成了一些黑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