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神枢
------------
本经:
四神枢,以无分之有,以有化之无。书mí群4∴⑧0㈥5化形于无形,使见于不见。障目宁心,假求真道。迫安困一时,难料其果。后悉之。
※
四神枢,立无契之契,改天地真骨。逆天之嫌,莫敢绝途。还万物原真,不知其果,后慎之。
※
(第三段焚之不详)
※※※
译文:
四座神枢,让原本没有的诞生出来,让原本有的消失掉。把原本有形状的变成不可捉mō的,让原本能看到的再也看不到了。不再看见了,是为了让心安宁下来,看似像是正确的选择,但其实做的时候就已经知道那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这一切都是因为当时的情况实在太过急迫,这样做只是为了将万分困苦的局面安定下来,但是会造成什么后果还并不清楚。所以后人要悉心留意这个状况。
※
四座神枢,立下本来没有也不该立的契约,将天地的面貌和格局完全改变。这是一种逆天的行为,所以这件事并没有做到无可挽回的地步。但是要将一切变回原来的样子,很难预料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所以后人对待这件事上要极其的小心慎重。
※
第三段被火力焚去,不知内容。
※※※
批注:
从以上两段来看,写下这篇诫谕的人带有明显的无奈和愧意。在讲完变化之后,总是强调这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但最后,又不忘告诫后人对待四神枢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由此我们分析一下第三段为什么会被火力焚去?被焚去的又是什么内容?
这十篇诫谕只是以利器或内力篆刻在竹简上十大段文字,单独被抹去的这一小段,一眼看上去就能分辨出是火烧去的,但是其他地方又丝毫无损。显然这里被抹去是有明确目的的,而且是在时间仓促的情况下,临时决定的,不然可以重写。那么能这么做的只有三个人。
第一个人是神首,众神的首领,也是写下这十篇诫谕的人。
第二个人是将南北界王送走的那位初神。
第三个人是首先接到这个竹简的人,要么南界王,要么北界王。
第一,首先来分析一下南北界王有没有可能焚毁这一段?
这种可能xìng非常微小,因为这十篇诫谕是众神留给他们两个的唯一资料,再没有n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