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隐隐的不安(第1页)

A市的这名强/奸犯,是很多年以来第一个在短时间之内作案如此多,并且还杀了人在逃的罪犯。他已经连续破了很多作案记录了,现在被作为首要大案处理。

被他侵犯的女性即便是没有被杀,也都因为巨大的刺激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应激性障碍后遗症。她们对罪犯的描述虽然一致,但是却又都很模糊。她们会把自己脑子里厌恶的东西,下意识的加在这名罪犯身上。这样一来,反倒干扰真实罪犯特征。

比如,其中有一名被害人是一家大公司的女性高管,她平日里高傲,优雅,有品味,姿态十足。追求高质量的品质生活。奈何,夜晚独自回家的她,也终没能逃得过罪犯的魔掌。事后,她坚称这名罪犯有严重的口臭,相当恶心。可是当警方询问其他被害人的时候,得到的结果却是“没有吧”和“记得不太清”了。罪犯DNA完全一致,可以确定是同一个人干的,但是这个口臭的特征,却只有她说了出来。

还有,一名年轻的性服务工作者,她坚称罪犯有性/病,并且一再要求警方和医院为其做艾滋以及梅毒测试检查。但是结果表明,那名罪犯并没有性/病,也没有传染过给任何一名被害人。可是这名女性被害人却一口咬定,绝对没有错。

不同证人的不同证言,为破案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可以说,她们非但没有帮上忙,反而还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说到这里的时候,吴队长也很头疼。他问慕森,这到底是为什么?会不会是警方弄错了,罪犯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还是这些被害人在受害的过程中因为强烈的刺激而记忆不清了?

慕森回头看了一眼莫子棽,示意让莫子棽给他们讲一下。这属于心理学知识,莫子棽会更专业一些。

“被害人所描述的例外特征,都是她们最害怕或讨厌的东西。比如高雅的女主管,她讨厌的是不干净甚至带有口臭的人。而那位性/工作者,因为职业原因,她最怕的当然是被传染性/病。其他被害人也是一样。当我们遇到极度厌恶的人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的给他冠上一些对方本没有,但是自己却很讨厌的特征。这就是人的正常心理,越讨厌,就越讨厌。只要把这些虚拟出的特点排除,剩下的应该就是罪犯的基本特征了。既然已经检验过DNA了,确定是同一个人就不用再犹豫。”莫子棽十分专业的分析着被害人片面证词的起因。

吴队长了然的点点头,接着说:“这名罪犯,在已知的报案中,已经强/奸了十八位女性。这些被害人的身份各不相同,年龄也跨度很大,长相身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