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那期体育周报里,最吸引人的并不是发布在头版的《化碟》,而是在第二版肖军撰写的另外一篇题为《体育传媒的良知》的文章。
他在文中写道:“……在中国足球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好的苗子不是没有,但是往往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这固然与我们的体制、环境有关,但是我们体育媒体是否也要负上一定的责任呢?表现好的时候就天花乱坠,稍微出现了什么挫折就开始大肆叹息,无论捧杀还是棒杀都是不可取的,裴炜,无疑是中国足球二十年才出一个的天才(这句话绝对没有夸张的成分,只要看他现在在欧洲所取得的成绩就绝对是近二十年来任何一名中国球员都没有取得的),他很幸运,十四岁就去了国外,在那里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是整个中国足球界的荣耀,一个没有天才的民族是一个不幸的民族,但是有了天才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就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看看吧,在裴炜遭到一点挫折的时候,我们的媒体并没有给予我们这名国宝级的足球运动员任何的帮助和鼓励,还有某些媒体和记者为了发行量不但没有雪中送炭,而是发表一些哗众取宠、完全失实的报道,这是对待一个在国外努力奋斗,为中国足球争光的小伙子所应该有的做法吗?对于那些毫无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所应有的职业操守的人,我们不得不问一句:你们这样做到底是居心何在?不客气的说,那段时间登载过那样文章的报纸更象是一张来自日本或者韩国的报纸……”
肖军犀利的文笔和咄咄逼人的文风使得这篇文章成了一篇檄文,剑锋直指另外两家和体育周报齐名的著名报纸,那两家报纸和足协的关系非常密切,经常为足协的一些作为辩解,而体育周报则不同,这家在96年还只有不到三十万发行量的周报通过五年来的不懈努力和公正的态度已经发展成了一家发行量超过五百万份的超级媒体,这张报纸以敢说敢做而著名,经常直言足协之非,尤其肖军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篇文章继承了他一贯的风格,也在球迷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涛。
体育周报也是这三家超级媒体中唯一在那段时间没有说裴炜是非的报纸,这也使得他们可以理直气壮的登出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在国内引起了一连串的论战,几家媒体的口水战让球迷们在等待世界杯到来的这段空闲的日子里充实了许多。
裴炜却不知道国内因为他起了这么大的波涛,因为马洛卡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了为期二天的封闭训练,为了迎接前来挑战的埃因霍温队,这也是迄今为止他们在联盟杯中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