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8月15日,帝国总参谋部常会正在酷热的天气中按部就班地进行。
情报处处长朱涛中将稳坐在红漆檀香木的椅子上,捏着一叠文件,一边擦汗一边汇报着最新的军事情报:“……俄国陆军部队正从北海道主要城市撤出,但是仍占据了北海道以北的主要岛屿,至8月13日,俄军在北海道主岛上尚部署有一个步兵旅和一个骑兵团,大约六千人,在北海道附属岛屿上驻扎了至少三千人,预计一周之内,俄军可全部撤出北海道,但估计不会从附属岛屿撤出。”
“从彼得堡到北海道,多么漫长的补给线,远东铁路才刚刚修建到赤塔,离日本海还差两千公里,就想跟我们争抢日本列岛的利益,真是愚蠢至极。”总参谋长刘云上将不以为然道。
朱涛提出了解释:“去年8月25日,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驾崩,尼古拉二世登基,新登基的沙皇大概急于建立功业,不顾以财政大臣维特为首的理智派官员劝阻,强行插足中日战争,占领北海道。但是因为补给线漫长,后勤支援跟不上,加上我国与日本签订结盟条约,俄国方面必然担心我国向远东进军,截断北海道驻军的后路,故被迫主动撤军,集中力量在贝加尔到滨海一线防范我国。”
刘云点点头:“我同意朱涛的分析,大家对此还有什么意见?”
作战处处长杨正金中将疑惑道:“我在传送过来之前看过一本书,叫《维特伯爵回忆录》吧,说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于公历1895年10月31日病死,现在却是在8月25日完蛋,奇怪了——”
刘云笑道:“历史之树已经因为我们的介入而生出了完全不同的枝节,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历史和未来也许将完全不同于我们出生的那个时代,只是不知道沙皇的提前病故与我们的介入历史之间会有什么联系,这种问题以后不必讨论了,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现实的问题上。朱涛,继续你的汇报。”
朱涛抓起椅子后的手巾又抹了一把汗:“是,接下来是俄国海军的情报。俄国在远东的海军力量最近不断增强,今年年初,俄国太平洋分舰队有七艘巡洋舰、四艘炮舰和五艘驱逐舰,西伯利亚区舰队有一艘二级巡洋舰、四艘炮舰和四艘驱逐舰。从今年4月开始,陆续有新舰艇加入俄国远东海军力量行列,截止8月1日,太平洋分舰队增添了三艘巡洋舰和四艘舰队驱逐舰,西伯利亚区舰队增添了两艘炮舰和三艘驱逐舰,另有两艘舰队装甲舰正计划调来远东。”
“我们的镇洋舰队现在有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