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仕和狄安都是被李察从宇宙中心赶到这荒蛮的第的,欧比仕虽然比狄安先挂掉,但考虑到狄安在重生时没有浪费时间进行属性调整,他们两个人的位置应该不会太远。
不过,眼下狄安却顾不上他,手头上的事情已经够他忙的了。
被困在223系的200盟军部队事实上成了“存在”舰队,兵力虽然强大,但无法发挥任何作用。在苏菲的劝说下,那些盟军的中小执政官们都知道大势已去,他们或者选择投降或者决定去更偏远的星系发展,仅有少数自杀后,准备在自己的领星复活并顽抗到底。
史壮和裴登思也都没有再进行抵抗,敦促他们做出这样选择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主力部队被困,而是他们跟狄安的交易日期又要临近了,面对着每人10万元的违约金,以及已经变得很昏暗的未来,他:选择了放弃。史壮最终带着赖思等人选择成为了“流浪者”,他们应该是去投奔就在附近不远处的欧比仕,李察想花巨金对付他的消息就是他们带去的敲门砖;裴登思则选择了暂时投降给狄安,对他这个老谋深算的人来说,静观其变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狄安实在不堪大用,在关键的时候从背后捅他一刀子肯定能取得更大的利益。
跟裴登思一起决定投降的还有绝大多数的盟军军官,对于那些已经放弃成为一名执政官的佣兵来说,投奔狄安远比继续追随以前的中小执政官更有前途。
狄安确实也给予了他们足够的信任,他在这时候不信任也没有办法。地盘一下子扩充了七八倍,仅凭他手下那不到500地军官,勉强吃下可是会消化不良的。不过,为了避免这些新投降过来的军官反水,必要的限制还是有必要的,他们一般不会被认命到一线、二线等关键部队任职,就算是在三线、四线部队,以及由投降战舰编组成的五线部队。他们最多也仅被任命为部队的副职司令官。而且军队组成也都混编了来自于以前的各方势力,竭力避免让某一方取得部队地主导权。
在这种背景下,大量早期投效狄安地军官被提拔,尤其是在刚结束的大战中立下战功的。都被任命到一线、二线的部队任职,稍经磨练,就能下放到三、四线地独立部队任司令官了。他们同时也给那些新投奔的军官立下了榜样。只要有能力,总会有出头的一天。
原属于史壮和裴登思地近600星系被首先接收,紧接着是加入盟军的中小执政官们400个星系。至于那些一直两不相帮的中小执政官们,在“三巨头”一下子倒掉了两个之后,也失去了继续生存的土壤,在苏菲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