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在第一次空降行动中,总共投入了25万机甲部队于巩固登陆场,并为后期运输重装甲部队的登陆舰着陆创造条件。不过,在被美娜的近万门8吋重炮集中轰击后,有超过半数的登陆舰最终被直接击落了,位于卫星轨道上的苏菲的机动要塞部队也击落了一些,最终有15万左右的登陆部队没能双脚踏上10星球的地面。
不过,这15万部队的损失并不是毫无价值的,至少帝国官们已经找到了一种安全很多登陆方法,只要使用稀疏的阵型进行登陆,在罗兰舰队被缠住的情况下,登陆部队的伤亡率一下子大为将低,甚至可以降到一成以下。
帝国军的第二次进行空降的25万机甲部队就是采用的这那些信心十足地想玩儿一次太空蹦极的帝国军军官们,说什么也想不到,他们同兵种的同僚们,正在迎来一场残酷的杀戮。
目前已经登陆成功的帝国军部队,在帝国军内部被称为第一空降集团军。这个集团军幸存的10万部队被分散地空投到直径达100里的广大区域里,成功登陆的部队先找到自己的连队,然后在指挥官的带领下,沿途汇合可能遇到的部队,一起到批点的集结地点进行集结。
这片地域早已经经过了第二集群和第三集群的数轮攻击,羽林军位于这里的固定要塞几乎被拔除干净,所以他们倒不是太担心遇到羽林军的部队——就算遇到了又怎样呢?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相分清敌我都得趴到彼此的鼻尖上,还害怕会遇到战斗吗?
帝国军地陆战部队本来就是一支以新兵为主组成的部队,缺乏作战经验。根本就没有空降成功后,就地隐藏自己的意识。在他们以为不可能会发生战斗之后,就更加肆无忌惮了,所以范溪的部队只是寻着声音,就找到了第一个目标。
在登陆场最边缘的部队,因为尚没有沿途汇合其他的部队,所以规模都很小。在对那些噪杂的声音进行分析之后,范溪推断出那仅仅只有一个连队约200轻型机甲的帝国军陆战部队而已,所以大部队根本就没有停顿。他直接指定了一个近战机甲大队去解决掉他们。
一个近战机甲大队共有500左右的机甲,除了大队部直属地一个战术兵器中队之外,另外还编有大约120的三个战斗中队。每个中队也都编有三到四个小队,小队下面还有战斗小组。
范溪的近战机甲旅中,共编有一个拥有3000地近战机甲联队,执行任务的那个机甲大队就是机甲联队的下级单位,另外,还4独立的机甲大队,分别为侦察大队、工兵大队、陆航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