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三万多年前,天界异变,神气泄入凡间聚而成垂天之云,牵人间灵气,聚周边土石,逐渐扩大,形成悬空之山,周方为海,其大不知几万里,是为「云山」。
云山之上地气特异,灵力极强。至两万年前,已由有不少修行之人在这里结庐修炼,更有不少门派举派搬迁至此。时至七千年前,云山修行人数空前繁荣,多达近百万人,修士心中信念、道统不同,开始门派林立。至此云山仙佛分别,妖魔并起。当时,云山妖类魔修大道其昌,行事只为随心,罔顾他人,祸乱天下,道佛二道联手逐一击破。至此,妖、魔被天下之人斥之为邪,道、佛二教为民恤民,始有正邪之分,邪不胜正之说。
六千年前,人皇信奉儒教,辅以治天下,敕封国教,斥人间其他教派为旁门左道,招集无数人力,广修通天塔,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剑锋直指云山。其时势力鼎盛的道、佛二教首当其冲,奋力抗争,两败俱伤。
是役,激烈之极,儒教被灭,云山各大正派元气大伤,邪道乘机又起。而俗世遭受池鱼之殃的凡人数以万万计,文明教化几乎断层,归于混沌,号称返墟大战。整整千年时间,人间在云山正邪修士的帮助下才稍稍恢复些微元气,是故人间有华夏五千年之说。之后,各派近万修士包括近百地仙级别高手联手,以无极之颠融万物一体,以五行为煤纳天地元气,化虚为幻,施两仪微尘阵将云山与俗世隔绝,此阵一成,云山之上突现地水风火,风云变幻,竟同样有了四季轮回,生死交替,成为一方真正世界,号云中界。从此,俗世修士大减。
儒教传承几乎断绝,纵然后史仍有无数儒家法典,却几乎无一完整,帝王社会高官贵爵得儒家形而无儒家意,是为酸儒,帝王更被严禁修行,否则,云中界修士群起而攻。千百年传下,数位帝王暗中修行,无一例外暴毙而亡,常人不知实情,只道帝王天授贵胄,若再求长生,实是贪婪太甚,天也发怒,了了富贵性命。此后近百年,云中界各派基本确立。时至今日,天道循环,各派兴衰交替不一,或异军突起,或道统中落,亦有不少上古道统流传至今,终于形成如今上七下十海中三,正邪各半,道、佛、妖、魔鼎立的格局。
云中之界地虽不如俗世宽广,可人数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说是地广人稀毫不为过。修行之人俗念本淡,繁衍极为不易。众人或飞升或应劫而亡,不出几百年,人数竟是又下一台阶,一些小门派甚至因此断绝传承。除妖修外,不得以之下,云中界各大派只得再弃前嫌,共同合力,布下生、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