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的床头上贴着产妇的资料卡“郑安芝,二十六岁”。苏上远眼帘低垂,右手二指搭在郑安芝的脉门之上,时间不长,又伸出左手手指,逐一从郑安芝的太阳穴、耳根以及鼻梁上略做停留后滑过。
把袁华文送来中医院后,由于常立的特殊经历,和在山城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感受,他立刻打电话叫来了中医院的主任医师苏上远,他们本是世交,又是同龄关系上自然是没话说。所以当苏上远听完了常立在面对纪念馆中的那把长刀,和壁画前的感觉后,出于医生的本能反应,而他自己又刚刚接触了神秘的中医十三科祝由术,苏上远从小跟着苏老爷子学医,在老爷子退休后,于人情世故上其实也不差,但一旦碰到医学上的事,便有点痴狂,忍不住便告诉常立,如果看到他对老袁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千万不要奇怪。而常立果然没有什么惊奇,倒是他自己的言语中,让常立看出了他的秘密。其实以两个人的关系,苏上远并不打算隐瞒常立的,只是这背后有些事,不便叙说而已。
切脉一向讲究时间、体位与指法等,所谓时间是指在清晨最佳,体位则要求病人坐或者平躺,以次来断定病人究竟是平脉还是病脉,其中又有平息、五十动以及二十七病脉之分。得了当年苏老爷子真传的苏上远,确如山城税务局那位徐局长所想,基本上继承了苏老爷子的医术,他手指一搭郑安芝的脉门,立刻便从脉象的左右尺寸上,察觉到郑安芝的脉象平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奏也是一致,果然是正常无比。
这种结果虽然早在苏上远的意料之中,但他忍不住还是紧锁眉头,手指犹如蜻蜓点水一般的,再由郑安芝的掌根内侧到虎口处,这是切脉当中的遍诊三部九侯法。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处,每处又分天地人,三而三之,合而为九,所以称为三部九侯法。但这种切脉的手法少有人精通,尤其是现代科技主宰的时代,所谓的中医院也早已经配备了最新的各种仪器,而在早期三部九侯法又是切脉当中最难掌握的,以至于在世人眼中,都以为中医诊断的望闻问切,这切脉便只有手腕处的寸关尺而已。但是作为山城“活神仙”苏老爷子的家传,三部九侯法,在苏上远手中自然是不在话下。而常立毕竟也是常富集团的新任董事,纵然阅历还不够多,但在知识层面上,却远超一般人,即使不懂,他也能凭着自己非魂非魄的经历,看出苏上远这奇怪的手法,并不是他想了解的祝由十三科。
“怎么会是这样呢?”寸关尺与三部九侯同诊,苏上远还是查不出郑安芝身上有什么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