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宗外宗宗主镜絮道人打坐在蒲团上,温和地问道:“冯长老,您是说,师祖请我们到他家里聚会?”
太极宗属于道家门派,分内宗外宗。
内宗修气,搬运打坐、调理元神;外宗修习太极绵劲,走的乃是以武入道的道路。
但无论内外宗,都是同本同源,因此内外宗弟子,都是道士打扮。只要一入门派,便出家为道,原本名字便不再用,按辈份另取道号。
不过虽是同宗,外宗弟子的寿命,可比内宗弟子要差得远了。
内宗弟子,动辄两三百岁,四五百岁也不稀奇。内宗弟子传一代,外宗早已经传了四五代,乃至七八代了。
太极外宗传到现在,比内宗辈分整整低了有两千多代。内宗外宗并列的话,外宗从上到下,面对内宗哪怕一个新晋弟子,都要称呼师祖。这样的滋味当然不好受,故此,内外宗尽管源出一支,双方几乎很少有所往来。
几千年来,宗派根源的情分,也随着时间流逝而淡薄,内宗对外宗,也没有多少特殊的关照。
实际上,两宗已经彻底分离,属于了两个各不相干的修仙门派。
镜絮道人比冯开要晚一辈,是冯开的道门师侄。
冯开因为年长才开始习武,纵然天资聪颖,终究错了时机。勉强可以算得上是一流。因为他年纪大、辈分高,才给他安了一个俗家长老地名誉闲职,并不打理宗派事宜。
太极外宗虽然不修气,但终归与内宗源出一脉,称谓也依照内宗而定。只是评定级别的依据,不是道法修为,而是按照内息高低而论。
刚开始修行的,被称为道人。
达到第三阶的弟子,可以称为法师。
超过第三阶,便可得到炼师的头衔。意思是从现在起,算是踏上了正式的修炼之途。
能够进入第七阶的高手,才能被称之为宗师。
只有修炼到第九阶的境界,才有资格被众人尊为真人。而能被称为真人。其实力,其实已经丝毫不逊色于内宗弟子。
但在此之前的各阶弟子,却远远低于内宗,这也是为什么,内宗弟子多数瞧不起外宗的原因:易学。而难精。
套用一句人间流行地话,叫做宽进严出!
尽管外宗弟子,十倍于内宗。可是真正能够飞升的数量比例,内外宗倒过来也不止!
更何况,百多年来,整个武道派便再无一人飞升成功。
在镜絮道人的下手,坐着太极宗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