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知道了现代道家修仙的困难,杨易对佛家修行抱持了极大的期待,这次来援藏也有着学习佛家法门的动机,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入门。
修行入门可没那么容易,就如杨易现在了解了佛家信仰的作用,但偏偏不得其门而入。象是站在透明的玻璃外面,里面就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只是看的到却摸不着,似乎一脚就可以踹破玻璃进去,却又不知道怎么样抬脚,只能在玻璃外面极度郁闷。
首先一点是明确的,佛家修行者并不完全是以信仰的虔诚程度来决定修行速度的,就象是在人群里最爱国的未必是公务员,而可能是没有养老金,没有医疗保险的农民。佛家信徒架构也是这个道理,活佛未必有老牧民虔诚,信徒与修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信号发射台一个是信号接收器,一方付出一方收获,信徒因虔诚而使信号波段准确,发射功率强大,修行者需要的是尽可能在这个频率段内接收信号。杨易现在苦恼的是如何成为一台信号接收器,当然,他对成为信号发射器是毫无兴趣的,‘师傅领进门’在杨易看来就是教会你如何成为一台接收器,‘修行在个人’那就是无论什么方法,把接收器做大做强,增加接收器接收信号的灵敏度,扩大所能接收到的频率。
没有老师太令人痛苦了,杨易现在就感觉到了这点,首先是在一大堆的喇嘛里面如何分辨的出来有没有修行者,如果有又是哪一个,再就是就算是确定了对象,平白无辜的人家凭啥要点拨你入门,一不是信徒,二又不是藏民,还无权又无钱。
在拉萨的喇嘛庙杨易这些天大都去逛过,如果说有可能的修行者在杨易看来就是出自各大寺庙的传经金刚上师,这些上师有一个最大的任务就是给各位活佛的转世灵童传经灌顶。活佛的转世灵童寻找工作未必能找到真正的灵童,何况就是真灵童也是没有前世记忆的,需要通过重学修行,到了一定境界才可以找到前世修行的感悟,所以给这些灵童传经的金刚上师很可能是修行者,金刚上师在藏‘语里叫‘仁波切’,就是转世佛爷的意思,他们死后也要寻找到转世灵童,这也符合佛门修行的特征,所以在杨易看来,如果西藏还有佛家修行者的话,那也只会出在活佛和金刚上师这个小圈子里。佛门修行者往往需要几十世的修行累积才能虹化飞升佛界,这就使的他们不可能做什么隐居高人,因为如果没有上师帮助寻找死后的转世灵童并灌顶传经,那么自己的修行将在下一世无疾而终,所以佛家修行者没有隐士,没有什么世外高人,一般说来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