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满意的点了点头,并未进入正题,反而先是称赞杨易,“果然不愧为千年来的第一位飞升仙人,就凭你在我面前还能坐得住,就远胜于我那些所谓的记名弟子。()不错!不错!”
杨易初听此言略感诧异,旋而就想起刚才那带路的文妙真人,在圣人门下伺候的道童面前尚且是如此的奴言卑膝,可以想见,如果他到了圣人面前,又会是怎样的一副兢兢业业的模样。想到那文妙真人的意图是投入圣人门下做个记名弟子,杨易也不起身,就坐在蒲团上回答道:“那是掌教真人的门下弟子有所求,而小道却知道自己断无此份位。既无所求,当然要自在许多。”
老子面带神秘的微笑,言道:“嗯,你怎知无此缘分?要知道休说是普通仙人,就算是大罗金仙,也等闲难以单独和我见面。你有此机缘已是难得,怎会如此没有信心?”
杨易看圣人面带笑容,想来自己就是直言不讳也不致引动圣人怒火。圣人虽不能说是无怒,但只要说话在理,想来他也不至于否认。因此就坦然说道:“掌教真人切莫欺我无知。要知道掌教真人的弟子中莫说是入室弟子,就是记名弟子,哪个不是道行高深的大罗金仙。怎轮到我这小仙有此福分呢?小道虽然道行低微,但这不合情理之事还是知道不可奢望的。”
老聃点了点头,“不错,能知进退,不抱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是个脚踏实地修行人的模样。很好!”顿了一顿,圣人又接着说道:“可惜此次你猜错了,我让人唤你前来,还真是有意收你为弟子。当然,这也要看你自己的意愿如何。”
杨易闻得圣人此言,确实是大为奇怪,‘仅就是自己为解决鬼界问题所出主意的功劳,应该不会有如此高的奖赏。而且这圣人不通过礼部的渠道来召唤自己,反而是让人在自己到三十三天去公务的时候堵截,那就应该与自己在上次鬼界事件中的功劳无关。难道是自己吸收元力的秘密被圣人发觉了?所以才想以收自己为徒的名义来传授其他弟子这种积累元力的方法?’
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极大。杨易自己身为仙人,虽然不如圣人那般高等,但也可以想象到圣人的自傲。就拿杨易自创的快速吸收元力的功法来看,圣人既然已经知道了杨易有秘密,那这修行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也就逃不过圣人的眼睛。毕竟圣人号称全知全能,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基本符合事实。杨易以前并不担心圣人察知他的秘密,是因为圣人的全知也要有目标才能发挥出来,就如同我们睁眼看身外环境,也是要视线到了才会看得见东西。视线不经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