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朝战袭日(第1页)

第七节 朝战袭日

华北、东北,在刘铭九的主导之下。()迅速的进入到了对峙阶段。张作霖很清楚,他在日本人被赶出旅大地区后,已经完全对战争没有了主动性可能。而他手上,嫡系的奉军此时只剩下了不到二十万人。

东北其他的二十万人,分别是吴佩孚的八万人困守赤峰至开鲁一带、段祺瑞的八万人困守在吉林西北部和黑龙江的西南部、朱庆澜的两万四千人驻防于中东铁路沿线、张宗昌的一万六千人驻防在了黑龙江的东南部。

而兵力上并不是真正让张作霖不敢主动进攻的原因,真正让他受不了的是,在他的境内竟然也出现了大量的假军票,让他的经济直接进入了崩溃边缘。东北的假钞,却是调查局姜学范在做的。

东北不可能再打了,刘铭九在热河南部的建平、凌源、凌南、平泉、承德、兴隆和滦县迅速的从河北、北京、天津抽调骨干力量。

三个月后,热河宪兵第一师、第二师成立后,应云龙带着他的部队,撤回了原来的防区。热河宪兵司令,则被刘铭九委任原第五十二师师长侯晓林晋升陆军中将后出任。

在辽南的锦州、盘锦、锦西、兴城,刘铭九又组建出了辽宁保安第一师和辽宁保安第二师两个全与正规军相同的编制的宪兵部队。从而成立辽南宪兵司令部,由原第六十一师师长郝大昭晋升中将后,出人宪兵司令。

在热河和辽南,刘铭九重新启动了军垦兵团建设计划,只用了五个月,在十个县境内,就建立出了十个军垦师。这样一来,在十地总驻兵实际人数达到了二十一万人,彻底成了北线的屏障之地。

东北布局的同时,在朝鲜刘铭九却不想再跟日本人拖拉了。朝鲜独立军迅速的发展成了十大兵团,尹宝山在九月的时候,按刘铭九指令,知道独立军进行了大规模整编。

整编之后的朝鲜独立军,扩充到了十二个军、四十八万人。第一军中将军长金永焕率四万人驻扎于新义州,与志愿军第二军第六师一同负责朝鲜西北地区的防御。

独立军第二军军长为金勋南,率领四万人驻扎于朝鲜东北地区的咸镜山等地。与独立第二军共同驻扎在那里的,是志愿军第二军第七师的部队。

独立军第三军军长为郑盛泰,率领四万人驻扎在汉城以及周边地区。在这里,则是志愿军第一军孙传华全部以及第三军之第八师,总兵力为5.5万余人。

独立军第四军军长朴盛勋、第五军军长金泰南的八万人,则与遇石手上的志愿军第四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