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物种档案
物种简介
物种发现
物种特征
古生物学
物种灭绝
大众文化
[编辑本段]
物种档案
物种名称:风神翼龙
化石时期:晚白垩纪
中文别称:披羽蛇翼龙
翼展:11---15m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蜥形纲Sauropsida
目:翼龙目Pterosauria
亚目:翼手龙亚目Pterodactyloidea
科:神龙翼龙科Azhdarchidae
属:风神翼龙属Quetzalcoatlus
Lawson,1975
[编辑本段]
物种简介
风神翼龙(Quetzalcoatlus)是种翼手龙类,也叫披羽蛇翼龙,生存于晚白垩纪(坎潘阶到马斯特里赫特阶),约84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飞行动物之一。它属于神龙翼龙科,该科是先进而缺乏牙齿的翼龙类。名称来源是阿兹提克文明里的披羽蛇神奎玆特克(Quetzalcoatl)。
[编辑本段]
物种发现
1975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劳森在德克萨斯州与墨西哥交界处的大湾国立公园晚白垩世地层发现了一些巨大的翼龙翅骨残片,之后经过4年的连续工作,挖掘出大量破碎的化石,确认为三只同种翼龙的骨骼碎片。古生物学家研究时灵光一现,想起了墨西哥原住土著,哥阿兹特克人与托尔特克人崇奉的重要神袛——风神科沙寇克阿特(Quetzalcoatl),一位长着羽毛的蛇神,于是将其命名为风神翼龙,中文有时也译为披羽蛇翼龙。在1996年,Kellner与Langston在德州公布了了第二个未命名种。这个暂时性被称为Quetzalcoatlussp.的样本,比北方风神翼龙还完整,包括部分头颅骨,虽然较北方风神翼龙的小,而翼展已证实长达5.5米(18呎)。
[编辑本段]
物种特征
风神翼龙未成年的个体头骨长1米,翼展达5.5米;成年个体的头骨未曾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