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张岚和老爹起了个大早,父子俩会合李玉民,一行三人骑着两辆自行车吭哧吭哧的往镇上赶去了,在没有硬化的坑坑洼洼的土路一路颠簸,让坐在车梁上的让小家伙苦不堪言,等到了镇上的时候,张岚感觉好像自己的屁股已经不属于自己了,麻木的完全找不到任何感觉,暗地里使劲狠狠地掐了一把,嗯,好像有那么一丁丁点感觉了,神经还没有完全坏事,还不错,总算是天无绝人之路。
记忆当中从镇上到县里的公路是在1990年修的,当时家家户户砸石子支援建设,当公路修成以后全镇的人举行狂欢,盼了多少年了,终于把路给修通了。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话一点不假,原来没有修通公路之前,张兰镇上的水果每年只能运出去很少一部分,大量的水果就那么烂在那里,十分令人心痛,那也成了很多人的一块心病。90年修好路之后,山里的水果可以十分方便的运出去,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带动了整个镇上经济的快速腾飞,形成了以水果和水果加工为支柱的产业群。95年的时候修通了张岚村子到镇上的公路,当时全村自发的放鞭炮庆祝,当时的情景给张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今任然记得当初众人欢欣鼓舞、热血沸腾的样子。
张岚在心里暗自发狠,修路,一定要修路,等挣了钱就要鼓动政府和老爹修路,现在赶紧挣钱,挣了钱就买辆车,否则钱还没挣到可能就死在这路上了。
几个人坐着银行里的北京212吉普,轰轰隆隆的向县城杀去。提起“北京吉普”的赫赫威名,中国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四轮驱动的北京吉普BJ212是中国第一代吉普车,完全由中国人设计、制造,也是国产汽车中生产历史最长的车款之一,以良好的车辆通过性和超强的越野能力闻名全国。
北京212吉普诞生于1965年。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乘敞篷“212”检阅红卫兵至今,土生土长的“212”已谱写了30多年畅销不衰的神话。据不完全统计,其市场保有量达60万辆,累计产量肯定是中国第一。令人惊奇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汽车销售普遍低迷时,唯BJ212风景这边独好。是我国第一代BJ212采用软顶可拆式车身和高底盘设计,它借鉴了苏联伏尔加车桥技术,并受美国吉普外观的启示,由北京汽车制造厂自行开发设计制造。该车坚固耐用,价格低廉,维修简便,越野性能良好。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十几年间,BJ212那一身“绿军装”遍布全国。
赶到县农村信用社,李玉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