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卷之三雄10
第二十章学院
胤禟拉开窗帘,打开窗户。cháo湿的雪huā飘在他的头发,寒风鞭打着他的脸庞。他微微睁大了些眼睛,看着远方,静默。
他明白直到21世纪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都仍然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而在这个时代就更不要说了,当然此时哪怕就是在欧洲各国都还没有主动的将钢铁产量放到最重要的地位。可是事实就是:此刻因为英国最重视铁炮使得英国的钢铁产量和炼钢技术已经超过了欧洲各国,正是因为这个重要原因才使得英国的海上军事实力正逐渐这超过更青睐于铜炮的欧洲各国,从而揭开了日不落帝国称霸世界的序幕。
大清想要在军事科技上追上欧洲各国的步伐,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提高钢铁的冶炼技术以及大幅提高钢铁产量。可是来到大清几年,胤禟对于康熙以及大清的了解可谓是越来越深。
康熙绝对是个xìng格复杂的人。一方面在个人修养方面是积极进取的,这一点从他一直长期不懈的坚持学习中西文化就可以看出。而另一方面在政治上他又是非常保守的。而在对待矿务上他则更是极端保守。清初,银、铜都是相当缺乏的。这一点到了康熙即位后就更加明显。因此康熙初年,大清对于矿务是持开明态度的。可是随着三藩的平定、海禁重开之后,每年大清可以从日本进口大量的银、铜,矛盾逐渐和缓下来。到了这个时候,康熙在矿务就立刻收紧了口子,连续关闭了多家银矿。铜矿如今也只有云南官办开采。虽然说根据大清律只要在工部备案之后,百姓就可以开矿,但是实际上民间要开矿那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连开采银、铜矿都如此,要开采铁矿恐怕就更艰难了。虽然他是皇子的身份,但是他也 不想贸然的在这方面去挑战康熙的极限。因为历代统治者对于盐铁都是实现严格管制。而满清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政权又多了一层顾虑。满清对于任何需要汇集大量人力的行业都是非常担心的。所谓“jiān人云集、蝇营蝎噬”,其实说穿了就是害怕人多了长期集中在一起容易出事,而采矿这样需要的都是大量男xìng青壮年的行业尤其敏感。
连官办采矿康熙都是顾虑重重,还要在规模上加以限制,sī人的就更不用说了。
胤禟的皇子身份虽然可以打消康熙以及大臣们的一些疑虑,但是又会带来另一个疑虑。一个皇子的力量哪怕仅仅是经济力量如果太大,不可能不引起许多人的疑虑。而如果要把铁矿都作官办,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