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从慌乱和震惊中清醒过来的阎锡山,心里很赞同傅作义的建议,他也认为这次反蒋已经彻底失败了,现在确实到了要考虑如何自保的问题了。不过,他对傅作义建议放弃太原和邀冯玉祥的西北军入境这两件事上,阎锡山还有些下不了决心。
首先是太原,那可是他阎锡山辛辛苦苦经营了差不多二十年的,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家当可都在那里了,就这么轻易放弃,让他心痛得直颤。还有冯玉祥的西北军进入山西,那可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搞不好就是一个引狼入室……
这两件事让阎锡山一时拿不定主意,神色复杂地在地上转着圈子,良久没有说话。
对于放弃太原和引西北军入晋,不仅是阎锡山有心结,周玳和辜仁发也同样如此。
辜仁发其实想法和傅作义差不多,他很清楚要想反攻山西,把宋哲武三十多万大军赶出山西很不现实,他的方案只不过是尽人事而已,这也是他这个参谋长的职责所在。对于傅作义的方案,他从心里是很赞同的,虽然他对放弃太原也很无奈。
只不过辜仁发知道,自己这个外省人是不适合在这两件事情上提出建议的,虽然时间紧迫,对于阎锡山的悠游寡断很焦急,可还是没有出声。
周玳对于傅作义的分析先是很惊讶,思索了一阵后,他又不得不承认傅作义并没有危言耸听,现在看起来,晋绥军的唯一出路也只能是无奈地接受蒋介石整编。他很了解阎锡山,也明白阎锡山迟迟拿不定主意是为了什么。
周玳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傅作义:“宜生,难道就再没有别的办法了?”
傅作义看看周玳没说话,可脸上的神态已经明确做出了回答。
在看到辜仁发焦虑的眼神后,周玳知道,还得他出头劝说阎锡山。
“百公,窦皐《述书赋下》云,‘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只要能在山西有一块立足之地,晋绥军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既然我们不可能把宋哲武赶出山西,在山西多一个西北军并不是坏事,至少冯玉祥还可以帮助我们牵制宋哲武。现在时间紧迫,要当机立断啊,百公!”
阎锡山看看焦急的周玳,又看看沉默不语的傅作义和辜仁发,一咬牙命令道:“宜生,我命你率王靖国第三军、杨耀芳第六军和你的第十军火速上车,经平绥线赶赴大同,由你任总指挥,全权指挥大同方面战事。”
又对辜仁发道:“命张荫梧率李生达第四军、李服鹰第五军、张会第八军、冯鹏翥第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