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世纪开始,日本向隋唐学习律令、国家的制度。接下来的7个世纪里,他们的兴趣转向了文化、宗教和艺术。
唐物:来自中国的上等货的代名词。与朝代无关,不仅仅是指唐朝的物品。
紫式部「源氏物语」中描绘的平安贵族生活场景,无论是苏木的染料,还是宫女身披的锦缎,还有和香的香材料,没有一样不是来自中国。
宋代茶文化
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时至宋代,饮茶的风俗已经十分普及
*「大观茶论」:宋徽宗赵佶著于大观年间( 1107—1110 )。对宋代的茶叶生产过程、宋代茶具和宋代“斗茶”艺术多有详细叙述,是一部重要的茶学专著,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由在位帝王撰写的茶学专著。
*龙团凤饼:即龙凤团茶,是北宋贡茶,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而得名。宋徽宗在「大观茶论」里写道:“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拥有皇帝赏赐的龙团凤饼是权力与富贵的象征。

《宣和北苑贡茶录》(宋·熊蕃撰)中记载的龙团凤饼造型。
点茶法东渡
宋元年间,日本与宋元朝廷半官半民的商船往来,让掌控贸易的武士阶层获得巨大的利益,也使唐物大量流入日本。
*成寻( 1011-1081 ),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天台宗僧人。
1072 年入北宋巡礼天台山、五台山和智者大师等圣迹,后谒见宋神宗,因修祈雨法获赐善慧大师之号。期间写下日记「参天台五台山记」,记录了许多关于茶的见闻。
成寻圆寂于开宝寺而未能生归故土,这让宋代点茶法的传播晚了一个世纪。
日本僧人荣西和尚1168年入南宋,接触到南宋时最发达的南禅宗,归国后写下「吃茶养生记」,把时下最新的制茶法和饮茶法传到了日本。
日本茶汤文化的萌芽期
14-15 世纪(室町时代)是日本茶汤文化的萌芽期,也是在文化方面受中国影响最深并开始逐渐内化的时期。
东山文化:指的是以第三代足利义满将军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