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着重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战胜抑郁的方法论,主要会讲到两部分内容,首先是介绍不合理认知的特点,然后再来讲解调整不合理信念的方法。
仔细观察身边的朋友,你会发现,对待同样一件事,你们的看法可能会有很大差距。打个比方,有一天你走在路上,迎面走来一位朋友,对方没有跟你打招呼,有的人可能会想:「他为什么不理我?是不是讨厌我?他一定不喜欢我。」而另一个人可能会认为「他今天看起来心情不好啊,都没和我打招呼」 因为这两种不同的想法,两个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一个人也许会感到难过或愤怒,另一个人则会觉得无所谓。这说明,人们的想法会影响情绪,我们在对抗抑郁的时候,除了要调整情绪以外,也要注意带给我们情绪的想法本身是不是不合理的,因为在很多时候,抑郁的产生源于一些不合理的想法。
不合理想法的特点
为了识别这些不合理的想法,我们需要找出它们的共性,这样就可以批量筛查出不合理的想法了,值得高兴的是,心理学家们总结出了三个不合理想法的特点,这可以便于你识别它们:
第一个特点是绝对化。
如果你仔细分析上面的例子,会发现,第一种想法带有「绝对化」的味道,「对方没有跟我打招呼,一定是不喜欢我,讨厌我」,好像人们选择不打招呼一定只能是因为讨厌对方,这种绝对化的想法只考虑了一种可能性,把某一行为的原因或者某个人的品质聚焦在单一的元素上,从此「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既可能让你陷入一些误区,也可能会让你的行为失去灵活性,原本你可以采取一些有效行动,可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你的反应变得单一而僵硬,最终还可能让你陷入抑郁。
在了解了第一个特点之后,你不妨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一些「绝对化」想法呢?。
这些想法往往带有「一定」,「必须」等字眼,比如「坏事一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必须做一个完美的人」,「完美的人一定是受欢迎的」,「如果我失败了,别人一定会看不起我」,「我必须让所有人都喜欢我」,「我必须成功,否则我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等等。如果你发现了自己有类似的想法,不妨再想想,这些想法是不是常常让你不开心?让你陷入某些行为误区?或者让你频繁的自我攻击,陷入自我否定和自责中?思考这些,会让你发现这些想法就是导致抑郁的罪魁祸首之一,而改变这些想法,就相当于为你的抑郁开启了一条修复之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