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自控的平衡点:如何既让自己既长期受益,又短期过得爽。(第1页)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四堂课的内容:

自控的平衡点:如何既让自己既长期受益,又短期过得爽?

为什么大家觉得需要自控,却又都觉得苦得很?既然天生放浪不羁爱自由,那么自控真的是反人性吗?如何顺着人性走,既能让自己长期受益,又能短期爽快呢?

每每提到自控,我就想起有一期跑男中,容祖儿用「港普」说:「你要控制你自己。」每次朋友间开玩笑,就会有人学一遍,很好玩。奇怪的是,真正正襟危坐讲起自控,往往会看到对方一头黑线,一张苦瓜脸,似乎非到万不得已,怎么都不愿意把自己逼到「自控」这步田地上。

自控真的反人性吗?

据说 KTV 热歌榜中,beyond 主唱黄家驹的《海阔天空》往往位列其中,「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成为经典名句,可见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每每想到,我在想,似乎人们很希望表达自己如何爱自由,可是回到日常生活,一般人都会努力自控、规矩上班,好好过日子。

那么,自控真的反人性么?

在我看来,真相或许恰恰相反。自控与自由都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就像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太过自控,我们活在建造的囚牢里,不得呼吸;太过自由,何尝不是活在「自由」的概念中,一样为自己画地为牢呢?日常生活中,我们既需要适度的自由,也需要适当的自控,才能像走跷跷板一样找到自己的节奏感。

比如站在进化的角度,从远古时代开始,能否做出正确的抉择,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更影响部落的存亡。引用《自控力》一书中的话,或许你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10 万年前,你是一个处于进化链顶端的智人(Homosapiens),拥有一般动物不具备的拇指、能够直立的脊椎和可以发声的舌骨。你当时已经能相当熟练地生火了,还会制造锋利的石器,用来给水牛和河马开膛破肚。

仅仅在几代人之前,人类的生活还相当简单,只需要寻找晚餐、繁衍生息和避开食人鳄就够了。智人只有互助才能求生,因此部落里人们关系密切,你的首要任务就是「别惹火其他人」。部落里人们相互合作、共享资源,因此你做事不能随心所欲。你要是偷了别人的水牛肉或抢了别人的配偶,就可能被逐出部落或杀掉。(切记:其他智人也拥有锋利的石器,而且你的皮可比河马皮薄多了。)

可能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就是说人们出于生存竞争的需要,自动选择了意志力。人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