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节 融资时公司估值越高越好么?(第1页)

「公司融资的时候,给公司的估值是越高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

当然,我早年自己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拉卡拉在进行第二轮融资的时候,我花了半年多的时间,为什么呢?是因为在出门之前我认为董事会建议的估值偏低,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创始人,而且对拉卡拉的未来非常看好,所以我认为拉卡拉的估值应该远不只是董事会建议的个估值。于是我自己把估值提高了一倍,作为报价。

开始融资的时候,我见到的前几个投资人,都是非常有名的投资人,非常好的基金,他们对我本人以及拉卡拉都非常的感兴趣,但是觉得估值偏高,问我可不可以讨论。我当时信心非常大,都拒绝了讨论估值。结果发现,后面再见的投资人,都犹犹豫豫,而且越往后见的投资人,知名度和影响力越低,也就越难谈。因为投资尤其是中国的风险投资其实都不是真正的风险投资,他们都是跟风避险投资,都是买涨不买跌的。看到一个好项目,有人想投,其他人都追过去,都要去投。没有人敢投的项目,大家都不敢投。所以这轮融资,特别不顺,前前后后用了半年多时间,最后才融完,而且最后的估值还是当时董事会建议的个估值。

所以后面几轮融资我就吸取了教训,主动的设定公道的公司估值,甚至是在被哄抢、被大家追着想投的时候,我也坚持不涨价。后面拉卡拉的每一轮融资都非常快。2015 年我们做了一轮 15 亿人民币的融资,从决定融资到所有的钱入帐,也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这其中我就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作为创始人在经营公司时,很多人都会奉行一个原则,让合作伙伴超出预期,让用户超出预期。合作伙伴期望赚到一块钱,我们总是希望让他赚到一块二、一块五。自己应该能赚十块,我们经常主动的说我赚七块就够了。融资其实也是同样一个道理,创业者要学会让投资人超出预期,投资人如果对你公司估值的心理价位是一亿,你如果是八千万成交,他很容易做出投资决策,也会很开心。而且这些估值的差距对创业者来讲,其实最终如果公司做成了,差别是非常非常小的。如果公司做败了,更是没有差别。

我曾经在上一讲里给大家算过一个账,就是如果最后公司上市的时候,你手里边的股份是 20%,如果你在融资的时候,曾经有的某些轮次融资的估值估低了,你结果多让出去了 10% 的股份。你最终是从 20% 变成了 18%,只相差两个点,是非常小的。如果你公司做成功了,是一个非常高估值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