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谈到成功之后这些企业的创始人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盲目自大,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以就盲目扩张。另外一种就是妄自菲薄,认为自己的成功纯属偶然,所以要借助成功之后的喘息之机开始来正规化,以图自己未来能够规律性的、长时性的、重复性的成功,所以往往成功之后的企业都开始要搞正规化,正规化几乎是所有成功了的企业必然会折腾的事。创业的时候忙于生存、忙于市场,无暇管理,更无暇正规化,靠土枪土炮土法成功后,很多企业会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不够规范,没有制度或者制度不够好,没有些大企业、些 500 强规范,所以希望自己能走正规化的道路。
这种想法很自然,我自己经营公司时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到底什么是正规化呢?难道像 500 强一样管理就是正规化吗?正规化就是建立各种制度和规范吗?如果是这样,往往是规范建立起来了,效率却降低了,机构也臃肿了,于是又会折腾回去,费时费力。
我曾经和一个著名的企业家来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从 500 强企业专门引进了一个高管来搞公司的规范化、正规化,结果却事与愿违。为了规范而规范,不仅大量的消耗了企业的成本,严重的影响了员工的心态,还大大的降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企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后的确需要规范化,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但这不是靠生搬硬套别人的规范来达到目的的。实际上没有任何现成的规范来适合你的企业直接拿过来用。所有别人成功的方法只能被借鉴,而不能直接被引用。别人的管理经验如果是有效,也只是在与你的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之后才有效。
这里边我对管理的理解是,不管什么样的管理方法,只要有效的就是好的。别人的管理方法用的时间再长,社会评价再高,如果对你企业没有效果,也不是你应该去使用的方法。当然了,所谓的规范化就是一种定型的成熟的方法。我记得在华为看到华为的内部讲话的时候,任正非先生也讲过类似的观点,在拉卡拉里边,我们专门有一条要求叫「理规范」,我们的执行四步法是:设目标、抓考评、控进度、理规范。所有的事情如果我们需要重复地去做,所有的情况如果会重复的发生,我们一定要整理出规范,就是如何做这种事情,如何去处理这种情况。
我认为任何一个事情或者是一个业务,如果一旦能够被整理出规范,也就意味着任何人来做这件事基本上都可以达成同样的水准,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处理这件事上已经很成熟了,可以控制住成本,可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