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节 融资时不要被忽悠(第1页)

每个创业公司都要融资,但是融资的时候有些事还是需要创始人自己把握住自己的心态,不要被忽悠的。

第一件事是不要被战略投资所战略控制。近些年来,国内也开始兴起战略投资,所谓战略投资就是指一个企业投资另外一个对自己的业务有协同作用的企业,最常见的就是所谓平台型企业,沿着自己的产业链所做的投资。对于被投企业而言,如果获得了平台型企业的投资,可以让自己进入对方的平台,获得流量和用户,从而踏上快速发展的捷径。

有的平台也就开始用战略投资作为了竞争武器,通过所谓的战略投资来控制被投公司,试图让被投公司按照他们的规划来发展,符合他们整体的生态系统的规划。一旦发现你的发展会影响到他们主业的利益的时候,就会在董事会甚至股东会上行使投资人的很多权力,来为公司的发展设立障碍,阻碍你的发展。

资本是一把双刃剑,什么时候该融资,该接受谁的投资,都是一门学问。企业的创始人要处理好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甚至是选择合适的投资人作为自己一个重要的使命,不要被战略投资所战略控制。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战略投资都把投资当做竞争手段,但是确实有这样的基金,遇到这样的基金的时候,要加倍的小心。

第二是不要被 term sheet 所忽悠,term sheet 就是投资条款清单或者称为投资意向,是投资公司和创业企业就未来投资交易所约定的原则性约定,包括约定估值、计划投资金额以及被投企业应要的主要义务和投资基金要求得到的主要权利等等等等。签订了 term sheet 之后,整个的基金会对企业展开尽职调查,从财务、法律等多个方面去调查。如果没有发现重大的偏差,投资方就应该根据 term sheet 的约定来确定投资。

现在竞争同样变得很激烈,好的企业、好的项目大家都会去抢,所以也开始有一些不良基金把 term sheet 当做是一个抢项目的工具,给出一个价格特别优厚的 term sheet,先把企业签下来,杜绝了企业与别的基金的接触,然后自己开始慢慢的做尽职调查,在尽职调查的过程中找毛病去寻求修改 term sheet,最后可能企业因为已经把别的投资人排除在外了,最后可能不得不就范,甚至企业会担心说一个基金对你进行了尽职调查最后不投,自己再去找别的基金的时候,也有很大的障碍,不得不就范。

所以在融资的过程中,创始人也要去关注所有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