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节 来解释数字

什么是「解释」?举个例子,在参加「新啤酒饮料的开发会议」的时候,假如演讲者不断地运用数据,从各种角度证实「夏天啤酒很好卖」这一事实的话,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毫无疑问,我们完全不清楚「究竟他想说的是什么」。

所谓的「解释」,是指从事实中传达出的自己的主张。例如「所以新产品应该在夏天卖」、「所以新产品包装设计要体现出夏天的爽朗感」。对演讲来说,这种「解释」是必不可少的。

「解释」的质量决定了演讲的结果,不管你收集了多有用的数据,也不管你的加工与计算是多么的出色,如果你所解释的只不过是数据的实况转播,就无法得到听众较高的评价。

在出示了各种数据后,即使你说「因此,如果公司能生产出比其他公司更加物美价廉的产品,一定能大卖」,听者只会回应你说「这一点我们当然知道」。为了得到听众 「你说的太对了」的反馈,我们需要基于数据绞尽脑汁努力做出「解释」,它是影响演讲结果的关键点。

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信息的组合方法、自身的立场以及传达的对象等对「解释」的方向和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即使在同一市场,业绩恶化的企业和快速发展的企业中所看到的「风景」也是截然不同的。另外,根据营业 制造 市场等部门不同解释的方向和质量,也会有着很大的出入。

因此呢,我们在进行「目的相关联的解释」这一步骤中也要考虑到这样的要素,做到谨慎且大胆地组装自己的信息。

自己所说的既不能太脱离事实,也不能单纯的做实况直播。解释和「理论的飞跃」的分界线的基本是「用事实说话」。

根据情况的不同,也会有出现不合乎逻辑道理的情况。但即便如此,如果自己接受,不在意多少有点跳跃的话,这样传递给听者也是一种选择。当然,这时也有可能会引发议论,但只要结果促成了行动,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所以说,最重要的是准确地向听者传达「我想做的是什么」、「我想对对方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动员对方」等信息。

学习要点:即使你加工的信息很完美,但只是解释理所当然的内容,将无法获得听者的好评。听完今天的解说,想必很多人都十分困惑「虽然知道解释的重要性,但是具体怎么去实行呢」?。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