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演讲汇报的目的等于听众的行动,那么「听众的行动」到底是什么? 明确演讲汇报目的的第一个重点是,将目的在一行之内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假设我们自己是听众的话,如果你问演讲者「请问你演讲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对方花了 10 分钟来说明,你会怎么想? 如果对方花了很久时间说明也没让你弄清楚,最后目的到底是什么也没弄明白,还要再听连目的都不明确的演讲,你一定会觉得不耐烦。
所以,演讲的时候,把内容总结到一行之内,做到简洁明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你自己都总结不了,那就说明你自己心里都还没有明确目的。
明确演讲汇报目的的第二个重点是具体化。如果演讲目的是「让听的人出钱」,那目的确实是很简洁了。但是,还不够具体。因为并没有具体指出「出多少钱」。比如在公司项目中,我们的目的可以是「让管理层通过自己企划案中 1000 万预算」。通过加入数字,便可以使目的更加具体化了。
第三个重点是,为了增加演讲汇报的信息量,必须把「自己想让听众做什么」加入到目的中去。为此,要将「让谁」「做什么」「怎么做」这 3 点加入到目的中去。
像这样将目的明确后,能对准备带来很大的好处。
目的明确的第一个好处是,能确认这个演讲汇报是否真的有必要做。比如在明确目的后,发现原来只需要用邮件、留言、打电话或是当面说几句之类的方式便可解决的话,就没有必要做演讲汇报了。所以说,有没有做演讲汇报的必要,要看是否满足以下 3 点。
1.需要向听众们传达同样的信息。
2.需要答疑听众们所有人的疑问。
3.需要一个为了达成意见一致的意见交换的场所。
我们在听演讲之前,一定要明确听演讲的目的是什么。只要明确了「现在自己是为做何种判断而听演讲汇报」以后,听讲的内容就会变得好理解了。
做演讲汇报,很容易陷入到「只说自己想说的」误区。但是,这与「听众的行动」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里重要的是为了达成目的,从听众角度来了解「听众到底想要知道什么」。如同前面我们讲的,只要遵守「一行之内直截了当」「具体化」「想让对方做什么」这三点来明确目的,就能从自我视角转换到听众视角。
学习要点:在准备阶段,明确演讲汇报的目的。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