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节 把握演讲汇报的整体(第1页)

汇报演讲,总共分为 4 大步骤。第 1 步:抓住目的。就算目的明确化了,我们在做资料斟酌字句的时候,还是很容易不知不觉把重心放在「如何让资料看起来更漂亮」「如何说的更有趣」上面。其实,我们应该时刻记得都要按照目的来行动。

另外,在抓住目的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为了达成这个结果,听众需要进入什么样的状态」。也就是「理解度」「认同度」「共鸣度」这三点。把这些东西设定得更具体化,就能更加明确演讲的目的。

第 2 步:理解听众

知道演讲汇报的最终目的后,我们还需要把握好听众目前的状态。

对于不了解演讲主题的人来说,直奔主题肯定是行不通的。另外,有时会出现一些人,意见跟你演讲内容完全相反,或是对于你的意见很反感。对于这样的人,如果你不做任何准备工作就直接去说明的话,对方肯定是听不进去的。为了让对方能听进去我们的内容,我们首先需要把握听众的状态,根据情况,来制定沟通的方法。

第 3 步:制定引导听众的方法

这个步骤又可以分成两个小步骤,1 是说什么,2 是如何说。第 1 个小步骤,由 3 个要点组成。


1.想明白听众会有哪些疑问

2.思考哪些信息可以回答整体或是部分的问题

3.建立逻辑,支撑回答信息

用以上顺序来考虑「说什么」,就能让听众不再产生多余的疑问,信息的传递也会变得更顺畅。

第 2 个步骤「如何说」,是要配合听众的状态(理解度、认同度、共鸣度等)来决定演讲的顺序。我们假设这次演讲汇报内容是「否定听众意见」的主题。如果你一开始就从「你的意见是错误的,因为 …… 」 的流程展开整个汇报的话,对方肯定会拒绝。

但是,如果你先赞扬一下对方意见中值得肯定的部分,然后再指出其中无法避免的问题,用这样的流程,就可以有效地引导对方听进去我们的话。

第 4 步:实施演讲汇报

到这里,准备工作就算完成啦。接下来,就是正式演讲了。在演讲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细节,如具有说服力的语气、令人有好感的穿着、肢体语言、资料的使用方式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要做好思想准备:「不管准备得多好,到了正式上场的时候可能都会白费」。你可能会想,自己已经准备得这么好了,对方肯定能理解、采取行动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