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型矩阵图的关键是「要素该放入哪个象限」,而坐标型矩阵图的关键在于「该轴对应的要素有多强」。因此,必须要好好理解要素间的相对差别和相对位置。
另外,坐标型矩阵图里几乎没有像 MECE 的「 3C 」和表格型的「 SWOT 」那么常用的框架。因为,定位图的特点是自由度高,很多时候制作者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的,制作独特框架的。
营销中的「定位图」,能够把「希望目标客户对公司产品或服务有什么样的认知」进行可视化。也就是说,这种框架是用于将「希望公司树立什么形象」进行图示化的一种工具。
举个例子, 「假如要创办新的服饰杂志,你希望给读者什么印象」。我们 以「保守风格/流行风格」和「重视文字/重视照片」为两轴进行视觉化定位,再参照其他公司杂志,就可以讨论自家杂志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啦。通过分析,我们可以考虑走跟其他杂志相近的方向。只是这时候就必须要考虑如何赢得读者。
反之,也可以尝试别的杂志都不走的另一个极端路线,比如创办既重视时尚又重视文字内容的杂志。
如果说定位图是以自己公司为主角,那么知觉图就是一种以顾客为主角的框架。知觉图通过实际调查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看法,然后将调查结果可视化。如果一件商品在定位图和知觉图上所处的位置一致,就说明能够得到企业所期待的结果。可实际上,两者不一致的例子是很多的。
比如之前提到的新服饰杂志的定位图。原本的初衷是创办一本偏向保守重视文字内容的杂志。可实际调查了一下,发现自家杂志跟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 A 杂志一样,被读者认为是偏向保守重视照片内容的杂志了。这样一来,就无法赢得目标读者,所以该公司必须尽早修正方向,通过列举出改变企划内容,调整广告页面等有效的方案,然后去实施其中效果最好的方案。
既然定位图和知觉图都是通过两个轴来分析的,那么选什么轴作为关键要素就十分重要了,我们需要选择足以体现差距的轴,才能对分析结果产生意义。请记住,这时的重点是「顾客视角」。
比如以智能手机为例,「轻便」、「操作流畅」、「画面精美」等,在顾客角度看来是有价值的要素,可以作为轴来使用。而「利润高」、「开发者的独立性强」等等,是在公司角度来看很有价值,这些就不能选为定位图和知觉图的轴。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想要选择更加高效的轴,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