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节 证据规则与权利平衡:不停自我修正的法律(第1页)

那沃伦到底在他任间做了哪些事情,以至于让艾森豪威尔如此的后悔呢?

厄尔·沃伦裁定案例

【1954 年 埃尔南德斯诉德克萨斯州案】包括 1954 年的埃尔南德斯诉德克萨斯州案,他裁定了「墨西哥裔的美国人有权参加陪审团」。从这些决定里,可以倒推出 1954 年之前的美国,或者沃伦时代之前的美国是有多么得糟糕——墨西哥裔的美国人甚至没有权利参加陪审团(当然那个年代的黑人是没有权利的)。

【1954 年 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布朗案)】然后是 1954 年著名的(我们之后也会讲到的)布朗案,他裁定「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违反宪法」。

【1956 年 耶茨诉美国案】1956 年的耶茨诉美国案(如果有机会我们也会讲到),在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在冷战期间,曾经兴盛过一段时间的白色恐怖麦卡锡主义,他(麦卡锡主义者)打压共产党人,愈演愈烈之后,甚至把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打击排除异己的手段,动辄上纲上线,给人扣上共产党人的帽子,然后用法律去打压不同的言论。耶茨案推翻了麦卡锡主义者为镇压共产党人制定的法律,这是向麦卡锡主义宣战的一个重要的案件。

【1962 年 恩格尔诉维塔莱案】之后 1962 年的恩格尔诉维塔莱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美国政教分离的案件,宗教和政治分离这是第一修正案规定的内容。

【1963 年 吉迪恩诉温赖特案】接着是 1963 年的吉迪恩诉温赖特案当中,他确立了「每一个无法负担律师的公民,法庭必须为他指派一位律师」。在接下来一系列的关于选举区域划分的案件当中,才第一次确立了美国一人一票的原则,美国并不是一个直接民主,一人一票选总统的国家,它是一个代理人制度的选举。但在之前,选区的划分,就是选区的人投票是由代理人去投票,在这个的过程当中,选区的划分甚至不是按人口的总数来划分选票的,连这种间接的一人一票都没有实现,直到案子之后才逐渐靠近一人一票。

【1964 年 《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1964 年(这是我们花了很长时间讲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这是对言论自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案子。

【1964 年 亚特兰大之心汽车旅馆诉美利坚合众国案】1964 年还有亚特兰大之心汽车旅馆诉美国案,这是再一次确立了「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不允许种族隔离」,这是对布朗案的一个加强和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