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节 惊喜:克服听众疲惫的好方法(第1页)

在上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很多无聊的讲座,讲者讲一半,你可能就想走。

一、我们为什么容易走神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如果你在台上说话的时候,底下有人打哈欠,或者离场,到底是谁的原因?

肯定是听众的原因,听众的注意力是有问题的,尤其是在现在这样一个频频可以刷手机的年代,大家的注意力都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很难集中了。

科学实验发现,如果一个人听的内容对他很重要,他努力的集中注意力,最多也不过认真 15 分钟,超过 15 分钟,他就会开始精神涣散。如果你讲的内容对这个人来说不重要,可能五分钟就走神了。

大家一定要记住 15 分钟定律,超过 15 分钟,哪怕你讲的东西再重要,可能已经有人开始要溜号。

所以今天咱们要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要注意的是另外一个原因,为什么听众会走神,因为他听你的话有认知和记忆的负担。

可能听头 5 分钟的时候,你会觉得刚好解决我的问题,听到 15 分钟的时候,你渐渐开始觉得有压力了。

因为你在听的过程当中,我不断的对你输入信息,这些信息进入到你的大脑当中之后,是需要你去理解记忆的。甚至你还希望老师今天讲的都能记住,以便将来有一天可以随便提取。

所以如果咱们讲的时间越长,你的负担就会越重。

可能我讲 5 分钟的内容,你还觉得很轻松,可以理解、消化、记住。我讲 15 分钟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压力非常大,这时候你就会特别想要逃避。

二、帮助听众作总结

作为一个讲者,我们一定要去帮助听众减轻负担,一旦说话超过 10 分钟,我们最好帮助大家去总结一下。

你在讲之前,也可以跟大家讲一下: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什么,我今天要讲三点。

其实我很讨厌这么讲,因为我觉得这样讲的话,听众都知道你今天要讲什么,一点惊喜感都没有了。

但是如果你对自己讲的能力,实在是没有信心的话,你不妨在开头就告诉大家,我今天要跟大家讲十点,这样的话听众一旦走神,他回来就知道你讲到第七点了。

这也是我们在最坏情况下的一个挽救手段,你可以做个总结或者预告。

三、缩短你的发言时长

另外一个做法是什么呢?如果可能的话,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