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排一天的事务时,我们通常会遵循要事优先的工作法,也就是重要的事情优先做。网上流行的「时间管理四象限」就是要事优先的具体化。
很多人以为使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来安排自己手头任务能让自己不再陷入杂忙乱中,但是却发现自己更加焦虑和自责了。其实「时间管理四象限」并不能让你真正摆脱焦虑,接下来我来和大家分享如何管理好要事的方法。
先来看看我的一位学员,柯丝妍的痛苦经历。
她在一家公司负责营销工作,忙得经常连水都顾不上喝,开会、联络合作方、洽谈媒体、汇报工作、写营销方案……她自己在生活上也有很多期许,下班后会健身、遛狗、做美容。但正是如此多的事情和想法,让她感到有些透不过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她在网上学到了时间管理四象限的课程,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两个指标把事情归纳为四类: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并且应该优先去做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即所谓的「要事优先」,以免它们变得紧急。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开始每天列出自己的任务,然后按照四象限的方式为每一个任务标注重要与否、紧急与否。真一开始做,问题就来了,丝妍发现她列出来的任务很难区分哪个更重要哪个更紧急,看上去它们都挺重要的,也都是急着要做的事情,每天光是为这些任务排优先顺序就要花费她好大气力,这还不算什么,真到执行任务的时候,丝妍发现,明明她排第一优先的任务,自己却经常不想去做,反倒是那些没事看看手机、和同事聊聊闲天之类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占据了她相当多的时间,为此,她很苦恼。
你觉得丝妍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这可能是好多人的困惑,为什么越重要的事情我们似乎越是拖着不想做呢?可是吧,你反过来想想看,凭什么你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呢?如果每个人都不费吹之力就能事事心想事成,那还要我这种花费超过十年时间研究心理学、研究时间管理的人干嘛用呢?
要事第一?听上去很美,只需做重要的事情,那样才有价值,可怎样的事情才是要事,那些不重要但也得做的事情怎么办?我们不是《要事第一》这本书里描述的那种放弃日常管理,专心筹集善款,从而改善学校经营状况的校长;我们也不是什么为了慈善事业放弃工作的副总裁。我们就是普通人,有一堆具体的事情等着我们做呢。
四象限适合用来思考人生大战略,却不适合拿来制定日常任务战术。更何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
——————————————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