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节 宋词——柳永、秦观、李清照、陈与义:「不堪回首」的怅惘(第1页)

相对于上一集所讲的「美景不在的感触」,它不同的是因为牵涉到个人具体的身世之感,在明显的年华、时代盛衰的对照中,这类的词激起的情绪尤其强烈。我下面会举南北宋四家词为例,分析所谓「不堪回首」的几个状况,让大家更明白这样的时间易逝,这样明显的悲欢离合相对的情境,如何深化了词体的抒情特性。

不堪回首之一:晚年忆起《少年游》

第一种情况是,晚年之时怀想年少岁月所产生的今不如昔的感伤。越是缅怀往日的欢乐美好,越感到今日的孤单凄凉。这样的话怎忍心不断地回顾过去呢。我们来看柳永的《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柳永是大家都熟悉的词人,他为人放达,不加检点,填词又喜欢用纤佻鄙俗的语言,颇不为士大夫所喜。一生仕宦不得意,钟情在歌楼酒肆间,落拓以终。柳永的词音律谐婉,善于铺叙,用语明白家常。不过由于他好用俚语俗曲,时或不免浅近卑俗而令人诟病。在题材内容方面,柳词大致不离羁旅行役、男女艳情两个主题。他可以说是开启宋词新阶段的代表作家,柳词十之七八为长调,数量既多技巧更为出色,他在词史上的地位,都是奠定在长调的质与量上。

这首《少年游》虽然是小令,却也写得十分出色。在士大夫悲秋这个题材上,柳永用长调《雨霖铃》《八声甘州》等名篇,开拓出新的意境。而他的小令不仅仅是延续花间的风情,也能如长调一般的将这士大夫的悲感注入其中,这首《少年游》就是他的代表作了。

柳永有很深重的诗意的悲哀,他既怀有用世之志,却又浪漫不羁,进退之间充满着矛盾。当年考试落第之后,虽然还可以借着沉醉于歌楼妓院的生活中,稍稍得到些慰藉,也能借浅斟低唱来排遣苦闷,但到了年老的时候,则对冶游之事再也提不起性质,反而增加了一种无所寄托的哀伤。这首《少年游》抒发了这样的一种不堪回首的悲慨。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词人心中充满失意的悲感,所见的秋景自然弥漫着一片萧瑟的色调,所叙述的口吻也带着低沉的声籁。词人骑着马儿缓缓地走在长安古道上,而两旁高高的柳树上传来秋蝉的嘶叫声。用「迟迟」来形容马的步伐,让人猜想那骑在马上的人应该不是意兴高昂,而且应该是些意志低沉的神态,慢慢走来,若有所思。只用一个「乱」字形容蝉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