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节 秋天,那些旅人们:《枫桥夜泊》(第1页)

老师:我们今天要讲的呢,一首是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非常有名。张继的诗只有三十几首流传到现在,但是一首《枫桥夜泊》就够了,这首诗家喻户晓,几乎全部中国人都知道这首诗。枫桥和寒山寺在苏州。张继漂泊在外,经过苏州时写下自己的感觉,写得特别生动。你们来读一下:

多多、聪聪《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老师:我来描述一下:夜深月落,乌鸦啼叫。秋霜满天,渔火点点。枫影重重,伴人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中,夜半敲钟,声入客船。

第一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乌就是乌鸦,你们知道应该是什么时候吗?

聪聪:月亮落下去了,乌鸦在啼叫。

老师:什么季节?

多多:秋天。

老师:其实呢,半夜月亮就落下去的话,应该是深秋或者初冬的上弦月。可不可能霜满天呢?

聪聪:这是夸张吧?

多多:因为天气太冷了,感觉天上都是霜了。

老师:对,这是一种心理的感觉。还有呢,为什么半夜里,乌鸦还要叫啊?

多多:乌鸦应该睡觉了,可是它被月亮惊了一下。

聪聪:月亮落下去没有声音的呀。

老师:对,月亮落下去没有声音,可是光线会变化。有一句诗,我们都学过,叫月出惊山鸟,说的就是光线变化了,鸟儿敏锐地感觉到了,吓飞了。现在呢,月亮落下去了,很黑,乌鸦为什么不睡觉呢?

多多:因为光线变化了。

老师:还有什么原因呢。

多多:太冷了。

老师:对,也可能是因为太冷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一个句子里面,没有一个地方是温暖的,有可能是写实,也有可能是因为一个人漂泊在外,从心里到外面,都是霜满天的感觉。

聪聪:我怎么觉得像是在写心理活动?

老师:对呀,你说得很好。是从身体冷到心里,从心里冷到外面。你们想象自己孤零零在外面,在船上,船咕噜当咕噜当地摇晃,好冷,睡不着,看到了江枫,夜晚的枫树,晚上只能看到一个树的大致轮廓,看到星星点点的渔船上的灯火,好忧愁啊,羁旅之愁。你想找到自己最熟悉的景,找得到吗,熟悉的人,找得到吗?一切都看不到,只能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