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节 蜀道:从川北栈道到汉中古城(第1页)

我们上一节来到了蜀道出四川之前的最后一个城市广元,在广元城北的千佛崖下,保留了一段古蜀道的遗址,但是这段沿着嘉陵江的道路不算太难走,然而再往北走,马上就会经历蜀道上最有特色也最为惊心动魄的道路了,没错,就是古栈道。

栈道,大家都能想象的出吧,就是那种在山间的悬崖峭壁上凿出孔,然后铺上木板,像架桥一样连成的通道,今天一些山岳型风景区,比如黄山的西海大峡谷就有现代修建的栈道供游客行走,而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栈道不管是建造还是行走,那都是相当的艰难。

黄山西海大峡谷栈道

蜀道上的栈道多在广元至关中一线,从千佛崖继续向北,便是一段山间峡谷了,两岸都是悬崖峭壁,后人将峡谷南北两段,分别称为明月峡和清风峡。听上去优美甚至惬意的名字,但实际上这里山险水急,因此只能在崖壁上凿孔架桥,我们说的蜀道古栈道就建在峡谷的东壁,下面就是奔腾的江水。我们大可以想象李白在《蜀道难》里的诗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明月崖栈道

南段明月峡内的古栈道又叫云道,先秦时期就建成了,是古蜀道最险恶的一段,我们在之前说过,诸葛亮北伐时对这里进行了修整和扩建,让它变成了运送粮草的通道。现在峡谷中还有 500 多米的古栈道遗址,崖壁上分布着上千个孔眼,这些孔眼宽度和深度一致,间隔也都一样,而且分上下三排分布,上排的孔眼是为了搭建雨棚,中排孔眼是供人马通行的栈道,而下排孔眼则用来加固支撑,安排的十分合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