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大运河:一枝塔影认通州(上)(第1页)

欢迎跟我一起搭乘历史之船,沿着纵贯几千里的京杭大运河,探访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迹,追寻这条漫漫长河上的人与事。

北京-通州示意图(制作/王雨欣)

上一节我介绍了通惠河的基本情况,最后提到了河上一座枢纽作用的古桥「永通桥」,也叫八里桥,从那儿开始,通惠河就从朝阳区向东流入了通州区。通州的兴盛,完完全全得益于大运河,通州原来叫潞县,今天地铁六号线最东边的一站潞城就是这么得名的。潞县在金代改称「通州」的,取的就是「漕运通济」的意思。

通惠河(摄影/耿朔)

从隋代开始,历代大运河主干线的北段终点都在通州境内,然后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运河支线转运至北京城,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辽代萧太后运粮河,金代的金口河,元初开凿的坝河以及元明清三代都很重要的通惠河,当然还有陆路,从明代以来连接通州和朝阳门的官道,将通州和北京城联系在一起。

因此可是说运河几乎承载了通州全部的历史文化,贸易将通州造就成为一个繁华而且多元的城市。说到通州的运河遗产,这其中最为重要的运河地理标志是一座佛塔,可能不少朋友说过它的名字,全称「燃灯佛舍利塔」,一般简称「燃灯塔」。

燃灯塔(摄影/耿朔)

其实我第一次知道燃灯塔的名字,还不是在通州,而是十几年前刚到北大读书,学长带着逛校园,到未名湖边给我们介绍燕京大学当年修建的水塔——博雅塔,学长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