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节 大运河:盐,堆出扬州城(第1页)

欢迎跟我一起搭乘历史之船,沿着纵贯几千里的京杭大运河,探访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迹,追寻这条漫漫长河上的人与事。

京杭大运河示意图(制作/王雨欣)

上一节我介绍了隋唐时期的扬州地处大运河、长江和海口的交汇处,这样的交通枢纽地位和朝廷的重视,推动扬州快速崛起,到了唐代中晚期成为天下第一的商业城市,当时人有「扬一益二」的美誉,到了北宋扬州依然繁华,以至于出现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简直是一流的广告语了,欧阳修、苏东坡都曾在扬州当官,蜀冈上的平山堂,就留下了诗人们的身影。


东关街

在此之后,扬州经历了起起伏伏,繁华与战火交替。到了清代,特别是康乾时期,扬州迎来了自身发展的另一个高峰,人口激增,经济发达,文化昌盛,这依然主要得益于漕运。今天扬州老城有条东关街,就位于东城门内,城外就是大运河的干流,有重要的码头,这条街就是清代扬州城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如今也保存了大量的民居、园林和老字号。

其中我觉得让人比较特别的,是谢馥春,这是一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十年(1830)的化妆品企业,以香粉最有名,因为形似鸭蛋而得名「鸭蛋粉」,在并于 1915 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银质奖章,可见扬州在清代绝对是中国的时尚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