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河西走廊:山丹马场——张掖(第1页)

让我们一起伴随着驼铃阵阵,走进河西走廊,探寻丝路传奇。

在这一节,我们将从武威出发,继续河西走廊的旅程。我在第三节讲到,武威这个名字是为了彰显汉武帝的武功军威而得名的。而河西许多物事都是汉代打下的基础,也有不少汉代的历史遗迹至今尚存。我们今天要说的山丹马场,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

河西走廊手绘图(制作/林欣霞)

我想在中国,没有哪个朝代像汉代一样对马有着如此深的崇拜,而这是来自「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在西汉政权最初建立的时候,由于没有强大的骑兵,在与匈奴的战争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所以不得不采用「和亲」的政策维护边境安宁,一个一个的大汉公主就这样被送去了匈奴的营帐。为了彻底击垮匈奴,打通与西域的联系,扩展大汉的疆域,还是少年的汉武帝决心加强军队中骑兵的力量,也打造一支像匈奴那样强大的骑兵队伍,于是从遥远的大宛国引进了纯种良马,就是被后人神化的汗血宝马。良马的引进促成了与匈奴战争的最终胜利: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尚未满 20 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带着骑兵,出陇西、过焉支山,直达祁连山西端,彻底击败了盘踞在此的匈奴各部。

把匈奴人赶出河西走廊后,汉政府便在这里设置了负责马政的马苑寺,并且在河西四郡也分别设置了牧马场,为的就是培育良种战马,在征战时能够支援前线。其中有一片叫做汉阳大草滩,因为当时的汉阳,也就是今天的永固城而得名的,现在叫做大马营草原,这上面就有我们今天要说的山丹马场。据说这个马场是霍去病在击败匈奴后下令建立的,从那之后就一直是饲养军马的国家马场。

山丹马场的位置在山丹县南部的祁连山下,地跨甘肃和青海两省,现在隶属于张掖市。因为有祁连山冰雪的孕育,这里的绿洲草原广袤富饶,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这里的马是以当地的蒙古马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粗壮结实,雄健剽悍,速度和持久力俱优,满足了汉代骑兵驰骋沙场的需求,也支撑起了一个强大王朝的大国梦想。此后历代都是国家直管的军马场,1949 年 9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