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从广东韶关出发,前往江西赣州,走一走连接粤赣两省的古道。
始兴县是粤北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县,这里是唐代诗人和宰相张九龄的故乡,张九龄曾经主持修筑过大庾岭驿道,也就是梅关道,我们之后会去到那里。在始兴县城里还有一座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九龄公园。
同时,始兴还是典型的客家地区,这里最值得一看的古迹,是保存有 200 多座客家围屋。大家都知道,客家人其实是原本是汉人,是汉族向南迁徙后的一支,他们南迁的历史从秦始皇时期就开始了。在秦代、东晋、唐末、宋末、明末清初陆续有过几次南迁,除了秦始皇统治时期派兵南征岭南,其他大多数情况都是因为改朝换代,战火所导致的流民避难。大批的汉人过江南下,到南方的赣、闽一带定居,其中就包括粤东和粤北。张九龄也是客家人,他的祖先就是当初是南下的一拨汉人。
这种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也促成了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如果走在南方赣、粤、桂、闽这些省区客家人聚居的乡间,在稻田的视线之上,就常常会遇见像堡垒一样的围屋,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客家民居。客家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中举足轻重的一支。

满堂围外观(耿朔摄)
围屋的特征自然在一个「围」字了:它们有严丝合缝的高耸外墙,将大大小小的房间都围了起来。一般只在墙的上部开小窗,甚至有些窗窄得只能叫孔洞,根本算不上窗户,像我们从外头看过去是根本没办法看清里面的,但是围屋里面的人却可以将外面的来人看得清清楚楚。这可能也跟客家人最初迁徙,客居他乡的心态有关,去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居地,只能聚集到一起抱团取暖,形成了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的建筑形式,就像一个家族城堡一样。而这种建筑也将个人和集体最大限度的联系在一起,有很强的凝聚力。
始兴县里最著名的围屋是隘子镇的满堂大围,它不仅是当地保存的 200 多座客家围
</p>
<p><script 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