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节 容易被忽视的能量失衡表现:体重正常而体脂偏高(第1页)

总的摄入能量 > 消耗的能量 = 肥胖

总的摄入能量 < 消耗的能量 = 消瘦

总的摄入能量 = 消耗的能量 = 体重正常

上述只是「数量」上的一个估计,但是「数量正常」不代表「质量优良」。

有一次,我在营养科出门诊的时候,碰到了一位 60 多岁、双下肢无力、消化不良的女患者。

她的身材看起来还可以,给她算了 BMI

(2)

这位患者体重为 51.5 千克,身高 160 厘米,BMI 是 20.1,正常人是 18.5~23.9,很正常吧。能在这把年纪保持正常体重,她自己也颇为满意。

但是我们在用人体成分分析仪给她做检测时发现,她的体内脂肪超标,肌肉量很低。

这说明她的总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还算平衡,但是摄入三大产能营养素比例不正确。

我们又给她做了详细的饮食调查。发现,她每天所摄入的能量 80% 左右来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合起来才占总能量的 20% 左右。她不吃肉、蛋、奶,不吃油炸食品,炒出来的菜还要用开水冲冲,每天的能量基本上都是靠三顿主食中的米和面提供。

这下算是找到病因了:

缺乏蛋白质,所以肌肉无力,消化能力差,睡眠不好。

缺乏必需脂肪酸,所以皮肤干燥,视力很差,记忆力减退。

我把病因仔细解释给她听,告诉她必须要吃肉、蛋、奶、鱼,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她平常粮食吃得偏多,转化为脂肪存在身体中,所以尽管体重正常,但是人体必需的结构成分所占比例不够,而脂肪却占了大量比例。

这位患者一边听我说着,一边笑眯眯地点头,同时还拿出纸和笔记录。只不过,她听着后面的内容,又忘了前面的解释。有时候一个问题要讲好几遍。她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明显出现了问题,其实,这和她消化不良、四肢乏力的原因相同,也是因为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长期缺乏,神经细胞因此被损伤。

我在神经内科的时候见过很多像她这样的病人,于是嘱咐了好几遍,并等着她一条一条记在本子上:饮食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