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节 从「伪刚需」到「真刚需」,拼多多激活小镇青年(上)(第1页)

在上一讲中,我们讲了如何抓对用户刚需,以及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需要具备三个特征。浓缩成一句话,就是「市场决定产品」,这个市场就是用户市场需求。

早在 1952 年,通用电气就通过对用户市场研究和分析,告诉工程师、设计师和制造部门:顾客对于产品有什么需求、他们愿意以什么价格来购买,何时何地会需要这些产品。企业存在的目的在于引导消费、创造顾客。如果没有消费者愿意买单,那么企业所有一切产品、技术、设备、人员都毫无意义可言,因为无法创造价值。顾客才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基石,是品牌存续的生命线。

但一旦企业抓错了刚需,甚至把伪刚需当成真刚需,那么对企业的伤害将是巨大的。而即使面对相同的刚需市场和用户需求,企业的经营策略也决定着这个市场需求对于企业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以共享汽车市场为例, 由于一二线城市的牌照限制、充电桩太少、停车成本等等一系列原因,很多共享汽车企业选择转战三四线城市。从成本上看,企业的人力和运维成本相对降低了,充电、停车等基础设施搭建成本减低,搭建也相对容易。看起来,避开限购、企业成本偏高的一线城市,是对企业很好的一个选择,也符合降低企业成本的公司需求。

但三四线城市,用户对共享汽车的需求量不会很大,这些城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也在逐年提升,由于停车相对方便,交通堵塞情况很少,私家车就可以满足他们的日常出行需求。而且三四线城市规模普遍偏小,电单车(小电驴)普及率高,对于他们来说,骑小电驴是最方便的出行工具。能够用共享汽车的人,除了尝新鲜外,还有就是使用价格及其便宜,但这样的话,就从另一个方面增加了企业运维成本。

所以,当共享汽车企业为了节约企业成本,放弃一线城市,选择三四五线城市,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个存在伪需求可能的「公司需求」,因为选择了一个在当前用户需求量还不够大的地域。要在用户需求量和公司成本需求之间寻求平衡,对于共享汽车企业,选择二线靠前的城市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

首先二线城市用户消费水平会稍高一些,其次这部分城市暂时不限购,城市居民也存在分层,有一些人不愿意买车,或者还没有在这里定居,短时间内不考虑买车,比如武汉、南京等城市,这种需求是存在的。

而专注做青岛市场的大道用车,就选择了具备足够用户需求的青岛作为第一个试点城市,截止 2018 年 6 月 15 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