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抱着爆米花桶走进电影院,或是刚好在沙发上找到一个舒坦的姿势打算摁下播放键,此时我们通常会这样期待着:好演员配好故事,灯光、配乐、剪辑都能在平均线以上,剧情需要的话,再加上几处逼真特效也算是锦上添花。
而有一部电影,想看它的观众却常是受着好奇心的驱使,怀着对这部被称为「有史以来最烂电影」能有多烂的好奇,来度过他们这一天中也许是最漫长的八十分钟。这部影片也印证了邪典电影史上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烂到极致自然「邪」。
默默无闻的首映
《外太空计划 9》(Plan 9 from Outer Space,以下简称《计划 9》) 是美国导演艾德·伍德 (Ed Wood) 在 1956 年自编自导的一部小成本科幻片。影片曾以《外太空盗墓者》(Grave Robbers from Outer Space) 为名,于 1957 年 3 月在洛杉矶进行了首映和小规模放映。直到 1959 年 7 月,它才在院线作为双片连映 (double bill) 中的第二部影片正式上映。当时的观众,是在观赏过彼时尚未成为詹姆斯·邦德的肖恩·康纳利 (Sean Connery) 出演的惊悚片《金库惊魂》(Time Lock,1957) 之后,才会和这群夸张荒唐的外星人、僵尸和吸血鬼意外相遇。

影人说剧情
外星人多年以来一直通过各种手段尝试与人类联络,发出的讯息却都石沉大海。人类甚至拒绝承认外星文明的存在。在前八次行动都失败之后,无奈之下,外星长官决定启动第九号计划:将已死去的人类复活,祸乱地球,予以警告。两名外星人被派到地球执行此任务,他们一共复活了三名死人,却也在行动过程中不得不杀死了更多人类。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类发现了生活中离奇之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天边出现不明飞行物、探长的墓地被盗、难以解释的冲击气流……
《计划 9》上映时并未引起太多关注,这样的结果对伍德本人来说,也许算不上意外。《计划 9》只是当时众多制作粗糙的科幻 B 级片中的一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