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归入邪典电影之列,必然会是一个不无争议的举动。这部诞生于 1968 年的科幻电影,如今已毫无悬念地被几乎所有评价体系视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例如,在《声像》(Sight & Sound)杂志于 2002 和 2012 年先后两次开展的面向主流影评人的评选活动中,该片均位列前十;而在更具严肃学术色彩的《电影艺术杂志》(The Moving Arts Film Journal)于 2010 年开展的评选活动中,该片以绝对优势雄踞榜首,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
著名诗人丹·施耐德的一句关于《2001:太空漫游》的评论被广泛援引:
库布里克告诉我们,任何一部电影,必须能够同时碰触人的意识和情感,才可称得上伟大。
从电影类型演进的历史来看,《2001:太空漫游》可以算是科幻类型片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执导《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就曾坦言:
斯坦利·库布里克创造了终极的科幻电影,我很难想象这部电影可以被后人超越。就算其他电影可以在技术上与该片一较高下,但在其他方面《2001:太空漫游》都是至高无上的。
而另一位科幻片导演斯皮尔伯格甚至直接将《2001:太空漫游》称为科幻电影历史上的「宇宙大爆炸」(the big bang)。
与专栏片单中的其他作品不同,《2001:太空漫游》的邪典身份并非来自其内容或形式上的「非主流」。恰恰相反,在伟大的电影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手中,视像、声响、镜头和段落的组合完全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什么主流与非主流、中心与边缘、正统与反叛,统统都没有了意义。在赢得 1968 年北美电影票房桂冠并斩获四项奥斯卡奖提名的同时,《2001:太空漫游》也因其对外太空探索的精准呈现和对声画蒙太奇法则的破坏性/创造性运用而成为全球范围内「科技宅」人群心中的科幻圣经。如果电影史上有一部作品可以被贴上「完美」的标签,那么《2001:太空漫游》一定是必然之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