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几度成全
德国进口的车床,没有开始用就坏了,损失不言而喻。张绍智问:“这个机床多少钱?”
“张秘书,总共花费了三十一万人民币。”
“这个机床当时进口处于什么考虑?”张绍智又问。
“当时听说外国的机床好,技术高,生产的效率高,出产的产品质量高,好增加销路,所以就买了。”
“有没有出口的业务?”张绍智又问。
“呵呵,张秘书,暂时我们厂还没有出口的业务。”
没有出口业务,使用效率高的机床,只会减少岗位,引发新的失业。唯一可取的是质量,可是,质量是多个工序联合完成的,一台机床是不能决定的。花费三十多万元,进口一个废物,实现没有充分的论证,盲目进口,实在是匪夷所思。
张绍智问:“这个决定是谁下达的?”
“张秘书,是我们厂领导班子商量后,打报告上级批准的。”
张绍智痛惜说:“三十万,这么多的钱,还给银行,也亏损少点。”
罗永亮笑说:“我们也是觉得可惜,上级说,摸着石头过河,哪有不湿鞋子的,就算是交了学费。”
好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张绍智心想:要是你私人的企业,肯交这个学费么?
张绍智问:“咋这个厂子没实行承包制呢?”
“开始的时候,也有承包的打算的,只是在上缴利润和人事权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才迟迟没有定案。”
张绍智不再问,接着看了几个车间。
中午,山珍海味吃了,罗永亮安排了几个女生陪着张绍智,说是要打麻将。张绍智拒绝后,要求自己找几个工人座谈。罗永亮请求自己安排,被张绍智拒绝后,自己只有跟着后面找工人。
找到工人后,张绍智又让罗永亮回避,自己单独与工人谈话。
从工人的口中,张绍智得知一下情况:一,厂子里领导多,工资高,工人工资平均,多劳与少劳动一样的报酬。二、领导吃喝、旅游钱多,没有确切的数目,工资以外福利多。三、分工裙带化,好的工作照顾自己的亲人朋友,不好的工作安排普通工人。四、分配房子等福利,暗箱操作,都是干部享受,普通工人没有。等等。
这些情况,基本上与武昌的造船厂的一样,没有什么新意。
随后,走访了其他的一些工厂,基本上大同小异。
来到省委大院,张绍智向吴若普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