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仇(第1页)

边一直在看刘青阳离开作战室,他很欣赏刘青阳的军时也很放心刘青阳对帝国的忠心,因为他知道,刘青阳对八路军共产党可是恨之入骨,用仇深似海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当年,农民运动,作威作福富甲一方的刘家,是第一个被革命的家族,当时刘青阳还在日本留学。归国后,刘青阳一直在国军里当团长,后来,经由渡边身边的侍卫长官小径三田介绍,做了皇协军的团长。一年多的时间,刘青阳在对八路作战中,表现很积极。

渡边看看身边的小径三田,“小径君,”小径三田站起来,低头大声答应:“嗨!”

“小径君,你马上带人赶到东城门,我对刘桑的忠心很是欣赏,不过,皇协军的作战实力,我很不放心啊!”渡边看着小径三田,“刘桑是帝国的朋友,这个不用怀疑,不过,支那人人心叵测,还是多提防着点好。”

小径三田走后,渡边慢慢坐回椅子,看了一眼各中队长,“各位。眼下保定府的形势很不好,城内动荡不安,昨天有三个帝国士兵在酒馆被人杀死;城外八路军已经攻占了保定附近的各个县城,我们现在就像是一座小岛,处在战场的最前沿。因此,”渡边扫了一眼各个中队长,各个中队长唰地站起来,低头喊到:“嗨!”

“夭息。因此,士兵不得随意外出,中队长以下的官佐不得喝酒,不得泡妞。驻军不得离开军营,随时待命出击。宪兵队对嫌疑分子,要宁可错杀,不可懈怠!”渡边雄三从座位上走出来,慢慢地走了几步,“我已经将保定的情况向北平方面军司令部汇报了。请求派出增援部队,在增援部队到达之前,任何人都必须做到枪不离手!”

“嗨!”尽管有的中队长并不认同渡边大佐地看法,仍然大声地答应着。

保定城东门。上午950。乡下老百姓上集的密集时分。

刘青阳懒洋洋地躺在一张大吊椅上。勤务兵在后面轻轻地晃动着椅子,不时地将收到的各种东西轻声地报告给他。他们的身后,城门的哨所房子里,小径三田端坐在椅子上,一手紧紧地握着一把战刀。眼睛透过刘青阳和他的勤务兵,在来来往往地赶集人队伍里扫视。

没有什么异常,除了老人孩子就是妇女,担着背着扛着推着的都是一些常见的农家用物,连说话都是刘青阳从来没有变过的家乡老话。嘈杂,喧闹,是赶集人共同制造的一种快乐。对于乡下人来说,尽管出入要鬼子盘查,甚至要交过门费,但上集仍是一件很重大的外事活动,衣服传得尽量鲜亮干净些。人尽量收拾地精神些,要买卖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