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看门人入义和团,极力劝阻仍无效(第1页)

曾经的过往一幕幕的在国有成脑中闪现,如同秋风里掉落的树叶,时时想起,时时把不免令人感到伤怀。古人讲过:叶落而知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他心里为自己打气,开办学堂以来,自己和学生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他觉得开办学堂的收获总比在单位里强。

国有成站在秋风萧瑟的院子中,望着树上簌簌掉落的树叶,心中不禁感叹“秋风秋雨秋煞人”哪,前几天接连下了三天的细雨,现在秋天的气温有些凉了,他到大班和小班各看了一下,李向楠和吴自立教的课程,令他满意,学堂的孩子专心听讲,转过身,回到自己的房间,打了一套八段锦。

正在此时,阿布扎轻轻地在门外喊了一声先生,他进来以后,向国有成做礼,然后说道:“先生,最近我有两个朋友,想到学堂借宿一下,不知道您是否能同意呢?”

国有成眉头一皱,近来,阿布扎又增添了新的毛病,倒不是以前钻在家里不出去的毛病,而是见天的往外跑,参加了京城里的义和团。

近来京城里闹起了义和团,阿布扎平时多去外面买菜,经不住原来认识的八旗里的熟人,参加了东城的义和团总坛,他没有功夫,自然不能当管事的,只是进来认识了两位从顺德府过来的义和团师兄,两位师兄在京城没有落脚的地方,阿布扎自告奋勇,答应给二人解决住宿的问题。

国有成提了谨慎问道:“你在哪里认识的朋友,怎么到学堂住宿呢?他们会讲课?还是会打人?”

国有成也在茶馆里听说了义和团闹将的事情,义和拳最先由顺德府的平乡、威县等地发展起来,渐渐地在山东壮大了势力,他们打洋人,烧教堂,还将信教的中国教民抄家,做出的事情和匪徒无恙。

只不过,京城时首善之区,不敢闹得那么厉害,他也知道阿布扎参加了义和团,义和团的口号是“扶清灭洋”,虽然阿布扎对彼得和马修依旧表现的毕恭毕敬,但是国有成的心里有着一丝隐忧,担心某一天阿布扎与洋人作对,那么谦德学堂的孩子们就无法学习西洋的知识了,开办与否还两说呢。

基于此,国有成到没有一口答应下阿布扎的请求,他在屋子里来回地走了几圈,然后掏出身上仅有的银子,放在阿布扎面前:“兄弟,不是别的,我就这么多钱了,拿上钱,请你的两位朋友暂时住到旅店里去,这里是学堂,什么人都来,会影响教学的。”

阿布扎没有接国有成的银子,也把经常喊的先生换了称谓:“国大哥,你不帮忙就算了,还拿银子给人添堵,这几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