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坚定信念办学堂,不为名利教学生(第1页)

彼得也觉得奇怪:“咱们给学生们讲课,有什么好隐瞒的?又不是军事机密。哦,我的国先生,是不是您敏感的神经假想出来的这一切呢?”

国有成沉思一会儿回道:“或许是吧。只不过上次您和克里先生讲课的时候,怎么没有人前来张望呢?怎么“六君子事件”以后,朝廷就要对和洋人接触的人进行监视呢?监视也不怕,我行的端,走得正,只是教育知识,不谈论国事,他们又能把我怎么着?”

马修右手做个宗教礼,安慰道:“没有关系,国先生,我认识你们朝廷的几位大员,假如真有事情的话,我或许可以帮的上忙。”

国有成喝了一口茶,摇摇头,拒绝了洋人的好意。

马修和彼得对望一眼,两人站起身,向国有成告辞。国有成让阿布扎送二位到学堂门口。

自此以后,彼得和马修神父一般半月同来谦德学堂一次,彼得请国有成鉴定文物大约为一个星期一次,有时候一件,有时候三、四件,但绝不会超过一次鉴定五件的时候。

时光飞逝,秋天,冬天,春天,夏天,又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国有成讲完了《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这些童蒙书籍,也将完了《孝敬》、《论语》、《孟子》、《大学》、《道德经》、《太上感应篇》等书籍。

马修讲了《欧洲简史》、《科学简史》和《时间简史》,彼得讲了《戏剧史》,并给孩子们讲过《伊索寓言》和《格林童话》,最近他正要讲《荷马史诗》,其实彼得讲课并不是专业的老师,他拿着一本外文书籍,每次上课时,给孩子们讲几个书本上的故事,倒是马修神父的课程使得学堂里的孩子们掌握了更深的知识,也对西方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彼得讲的童话故事配合着正规的教课,使得学生们对彼得更加亲近。

附近的家长听到谦德学堂可以学习洋课程,也愿意将孩子们送到这里来学习,国有成的班级里又增加了将近二十名学生,这些前两年招收的学生被编入大班,新近招收的学生按年龄分为小班。

原来的院子已经承受不了两个班的学生,国有成又在东城新租下一所大宅院,两进的院子,将近十二间大小的房间,大、小班各安排在北面正房,他住在后院,阿布扎住在前院。

李向楠和吴自立也从国子监学堂毕业,两人到谦德学堂帮助先生教育孩童,李向楠和吴自立住在前院东屋,正对着西屋的阿布扎。

张卿云仍住在玉兰的院子,玉兰生了一个漂亮的闺女,过了冬天开了春,就能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